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0-10 15:22:28 阅读 8705

小石潭记。

柳宗元。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永州八记,积累文言词句;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凄凉忧郁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诵读,赏析。 难点:**文中“乐”与“忧”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教学,介绍作者及本文创作背景,学生识记永州八记。(详见《教材全解》225页)

2.听读,练读,初步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3.把握文意,分类积累词句,课堂检测。

4.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思路及情调。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小石潭?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

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概貌、潭边树木、潭中鱼水、石潭地势及环境气氛;按游踪顺序写即移步换景;景物特点—幽静优美。)

注:末段介绍同游者或作记时间,是古代游记惯用的格式。

2)文章总的感情基调如何?(悲凉忧郁)

5.诵读赏析。

1至4段任选一段,从景物及写法的角度赏读品析。(提问: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景物?你欣赏作者的什么写法?读出你的欣赏?)

重点赏读第2段——想象描述,让你陶醉的是什么?作者的写法妙在那里?醉心诵读。

6.探析作者的情感历程。

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补充介绍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经历。详见《教师用书》)

总结:作者因贬而忧,因忧而寻景,因景而乐,又因环境气氛冷清而触发忧郁之情。统观全篇,忧郁悲凉笼罩全文,乐是暂时的,且是忧的另一种形式。

7.拓展实践(任选其一)

1)模仿作者的文笔描写一处景物,寓情于中,亦可以文言的形式呈现,字数不限。

2)收集描写山水的古诗文名句名篇,赏读识记。

3)选读永州八记的其它文篇。

9.布置作业。(略)

附板书设计:

景(概貌、树木、鱼水、源流形势、气氛—幽静优美、凄凉冷寂)——移步换景。

借景抒情。情(乐悲凉忧郁。

27.岳阳楼记。

范仲淹。集体备课:

执笔人:马孝剑

备课人:王志道马俊平席生林海**贵军杜鲁凤。

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词句,记诵文篇。

2.辨析文中的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及其内在联系。

3.体会作者对滕子京、迁客骚人、自己及古仁人的情感态度,深入把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积累难点:把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流程。

1.让学生以格言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理想,引入教学。

2.听读、跟读、练读。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

3.自由读课文,疏通文意,分类积累词句,课堂检测,完成练习三。

4.提取主旨句,初步把握作者思想核心。

5.逐段把握文章内容、表达及情感。

第一段:交代作记的缘由,表明作者对滕子京的政绩持以肯定的态度。

第二段:描述岳阳楼大观,景物壮阔,气势磅礴,流露出慷慨激昂的情感。

三四段:分别以洞庭湖昏暗阴冷及和美明丽之景表达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一暗一明自成对比,又与第二段呼应。

第五段:卒章显志,称颂古仁人之心,表明自己的人生志向,且流露出知音难觅的感慨与悲凉。

6.深入**。

1)作者对滕子京、迁客骚人、自己及古仁人的感情态度有何不同?

2)文章如何使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其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3)如何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这在今天有何意义?(提示:补充介绍此文的写作背景及范仲淹的生平事迹—详见《教师用书》249页)

总结:范仲淹这一思想源于孟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范仲淹用他的一生实践了这一志向,尽管靠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社会制度,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光照千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人生格言成为后世一切仁人志士的一把生命标尺。

7.诵读全文,注意体会情感的变化。

8.布置作业。(略)

附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作记缘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记叙) (描写抒情) (议论)

教后反思:28.醉翁亭记。

欧阳修。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词句篇;

2.诵读课文,结合对“而”字句、“也”字句及句式的分析,体会文章酣畅淋漓的文气;

3.理解文意,梳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4.赏析文章简洁洗练的语言、优美丰富的景物及富足和乐的生活。

5.探析“醉”与“乐”的关系,认识不同层次的“乐”,进而深入领悟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赏析难点:探析“醉”与“乐”的关系,把握作者心中的“乐其乐”。

三、教学流程。

1.联系《岳阳楼记》导入教学,介绍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2.朗读指导及训练。

3.疏通文意,理解难句,积累生词,课堂检测。

知识要点: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佳木秀而繁阴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醒能述以文者(倒装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判断句)

3.赏读美文。

1)明晰顺畅的结构美。

第一段,描写醉翁亭环境,介绍其命名由来,最后两句既道出全文立意核心,又自然引出下文描写山水之乐的内容。步步推进,娓娓道来——

环境:环滁皆山—琅琊—醉翁亭名由:作亭者—名之者—名意。

第二段,由分到总写山中之景。

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亦无穷。

第三段,写滁人游及太守宴,由外而内。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第四段,写太守日暮醉归情景。

太守归—宾客从—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统观全篇,引出醉翁亭后,描写景物——先自然之景,后人文之景;最后由景入情,点明文旨,且文段之间借助“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衔接,全文一气呵成,脉络分明。

2)简洁洗练的词语和骈散结合且急缓有致的文句——语言美。

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式及“而”字句、“也”字句的表达效果结合诵读品味,可顺便**课后练习三。(要点:黄庭坚改文虽简洁扼要,但去掉描述性文字,缺乏具体生动的形象之美;另外,多处删去“也”“而”等字,文句简短却缺乏急缓有致酣畅淋漓的语流之美。

)注:a.“也”字表达的不同语气——陈述语气(描述景物)、肯定语气(介绍人名地名)、感叹语气(直抒胸臆)。

b.“而”字句的读法——表递进转折的重读,表连接或调节音节的轻读。——可用删去虚词改变句式的办法比较体会。

3)意趣丰富的风景美。

通过诵读关键句,借助想象描述去品味。

4)其乐融融的人情美。

提问:结合相关文句说说当时滁州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状况?

5)作者豁达高远的精神美。

**:a. 文中“醉”与“乐”的关系?(提示:找出写作者醉与乐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因何而醉?因何而乐?——山水、佳酿、人民富足安乐的生活。)

总结: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b.文中的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有何区别?(提示:依据本文是否可以断定作者被贬滁州后一蹶不振,不理政事,一味地苦中寻乐?)

总结:三者之乐分别是自然之乐、自发之乐、自醒之乐,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作者的乐来自于人民富足安乐的生活,来自于官爱民民拥官的和谐融洽,由此可见,被贬后作者能够积极从政,勤于治理。

这是一种难得的开阔胸襟和高原境界。因此,欧阳修的“与民同乐”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4.美读背诵。

5.拓展延伸。

列举中国历史上像欧阳修一样虽被贬谪,却能积极做事的仁人志士,说说他们的具体表现,评评他们的思想精神。

6.布置作业(略)

附板书设计:

结构美——明晰顺畅。

语言美——凝练、流畅。

美文风景美——意趣丰富。

人情美——其乐融融。

精神美——与民同乐。

教后反思:29.满井游记。

袁宏道。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的白描、比喻等方法。

2.诵读课文,赏析美景,结合作者生平及相关背景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诵读难点:赏析优美文句;结合末段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教学,结合注释介绍作者及其创作风格。(见《全解》278页)

2.朗读训练。

3.自读,疏通,质疑释疑,分类整理,课堂检测,并完成课后练习三。

重点文言词——“犹”“辄”“茗”“罍”“蹇”“始”“未始”“堕”“恶”等。

重点文句—— 城居者未之知也”“山峦为晴雪所洗”等。

4.自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对自然之春的欣喜之情。

1)跳读课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研读一三段,结合作者生平及有关背景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喜悦之情,把握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注:作者生平酷爱山水,曾言:“与其死于床第,何若死于一片冷石”。

中进士后,曾辞去吴县县令,历游山川。万历二十六年受朝廷委任及其兄劝说,回京任顺天府教授,暂收游兴。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所幸仍属闲职,可时常出游,本文就写于这一年。

此后的第二年,他便告假还乡,以后尽管亦曾出仕,但终非所愿,常年以游山访水为重,直至四十二岁英年早逝。

5.研读第二段,深入体会寄情山水的喜悦之情。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具有怎样的风韵和情态?——可用自己的话描述,亦可套用课文词句,如“肥沃湿润的土地”。

2)结合练习二三赏析文章的白描、比喻、拟人写法,品析文句。

6.比较**,进一步认识作者“独抒性灵”的创作风格。

与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相比,本文在思想倾向上有何独特之处?

7.课堂实践。

记诵文中写景佳句,模仿或套用。

附板书设计:

抑(天气、心情)

满井游记寄情山水、独抒性灵。

扬(白描、比喻、拟人)

30.诗五首。

一、教学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答案

同学们,你们是否在为课后练习而烦恼呢?不用担心,以下是查字典语文课后练习频道为您搜集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答案,供您参考学习!26课小石潭记。一1冽缀澈2 1 向西,往西。2 以 为乐 3 在空中 4 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5 像狗的牙齿一样。6 格外。3 1 清澈。凄清,冷清。2 以 为...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6课 小石潭记 预习学案。宁阳二十中路月霞。预习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预习重点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单元分析与解读。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小石潭记 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 游览 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的景色的描写,细腻生动,肖其貌,传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