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发布 2020-10-10 04:17:28 阅读 5140

一、基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口口口口,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1分)

(2)绿树村边合,口口口口口。开轩面场圃,口口口口口。(孟浩然《过故人庄》)(2分)

(3)曲径通幽处,口口口口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分)

(4)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与陆游的“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kuān shù了那烦人的聒聒。

(2)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pán qiú wò lóng般的枝干。

(3)我听见有人chuò qì。

(4)我的心在shòu g lín xún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80字之内)(4分)

繁密点缀不知不觉忍俊不禁一瞬间凝视小心翼翼。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亲爱的同学,你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现在来到了粤华学校,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老师同学都希望尽快地了解你,你同样也希望尽快地了解同学,于是老师决定组织一个自我介绍的综合性活动,希望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

围绕这个活动,老师想好了两种形式,并为之取好了名字:

形式一:制作档案显个性。

形式二:编写报纸突全面

1)在“形式一”中,需要有一句名言来反映你的人生追求,你的是:__2分)

2)在“形式二”中,需要给你的手抄报命名,你的是2分)

二、阅读(4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12分)

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余忆童稚时/故时有物外之趣。

b.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c.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8. 本文开篇先说作者儿时眼力极好,“口口口口”,犹言能经受强光刺激;“口口口口”,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得一清二楚。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口口口口”。(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

b.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现那令人没齿难忘的童真童趣,文章紧扣一个“趣”字来写。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足见作者喜欢发呆,发呆时间之长,令脖子僵硬。

d.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10分)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也似乎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是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0.谈谈你对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3分)

11. 用“浅紫色”形容“芳香”是否搭配不当,为什么? (3分)

12. 结尾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有什么含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三)(15分)

抬起头来做人。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

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

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3. 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3分)

14. 简要说说第⑧段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4分)

15. 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4分)

16. 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4分)

四)(8分)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7.本诗选自于___作者是它的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__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4分)

18.诗中的“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指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现在,你走进初中校门了,你发觉自己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书写工整、规范(2)写成一篇记叙文;

(3)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真实的感受;(4)不少于。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4题。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 四岁而孤孤。

(2) 家贫无资资。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

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欧阳修怎样的求学精神?(2分)

4.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促进他成长的外因是什么?(3分)

2012——2013学年东莞市粤华学校第一次月***。

基础阅读一阅读二阅读三阅读四作文附加总分。

一、基础(25分)

1.(10分)

(1)老骥伏枥(1分)

(2)青山郭外斜把酒话桑麻(2分)

(3)禅房花木深(1分)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分)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分)

2.(4分) (1)宽恕 (2)盘虬卧龙。

3)啜泣 (4)瘦骨嶙峋。

3.( c ) 3分)

4.答案略。2个词语2分。修辞2分。(4分)

5. (1)答案略。符合要求,即可给满分。(2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答案

同学们,你们是否在为课后练习而烦恼呢?不用担心,以下是查字典语文课后练习频道为您搜集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答案,供您参考学习!26课小石潭记。一1冽缀澈2 1 向西,往西。2 以 为乐 3 在空中 4 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5 像狗的牙齿一样。6 格外。3 1 清澈。凄清,冷清。2 以 为...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6课 小石潭记 预习学案。宁阳二十中路月霞。预习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预习重点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单元分析与解读。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小石潭记 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 游览 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的景色的描写,细腻生动,肖其貌,传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