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发布 2020-11-15 00:16:28 阅读 3502

第26课《小石潭记》预习学案。

宁阳二十中路月霞。

预习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预习重点】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预习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预习任务】一、 了解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遂与永州山水结缘,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游记,借以抒发被贬的情怀。

他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永州八记》最负盛名。《永州八记》是一组游记作品,包括: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

二、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三、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初步弄懂如下字词的意思。

1)给下列生字注音。

篁( )冽( )坻( )缀( )翕( )怆( )邃( )佁( )

2)解释加线字词的意思。

如鸣佩环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潭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隶而从者( )

四、初步思考如下问题,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1、课文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文中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语句是哪些?

3、文中描写潭中鱼静态的语句是什么?描写潭中鱼动态的语句是什么? 文中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4、作者观鱼时的心情和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分别是什么?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预习诊断】1.给下列生字注音。

篁( )冽( )坻( )缀( )翕( )怆( )邃( )佁( )

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如鸣佩环。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潭中鱼可百许头。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隶而从者。3.本文选自作者 ,字代文学家,本文的文体是。

4、翻译句子。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文章对小石潭的描写,先采用传统的的手法,然后以为顺序,用的方法描写景物,写小石潭,抓住了小石潭环境的特点,来体现作者的心境。

预习质疑】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讨论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上共同讨论。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7课《岳阳楼记》预习学案。

宁阳二十中赵丽霞。

预习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预习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预习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预习任务: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线字的拼音:

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霪雨霏霏

薄暮冥冥潜形岸芷汀兰皓月。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解释下列词语

谪: 晖: 郁郁青青守大观:

潜: 璧: 越备: 樯( )倾楫( )摧

此乐何极百废: 然则: 薄( )暮冥冥( )

偕: 具: 通斯: 把: 乃:

南极( )潇湘: 临: 至若: 求: 属:

胜状霏霏: 进: 退: 然则。

翻译句子。前人之述备已。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吾谁与归?4、 朗读课文,思考。

1 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本文的中心句在**?

5、用原文填空:

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前人之述”指的是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字句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字句是。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古仁人之心)是。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文中的“进”是指文中的“退”是指___

预习诊断: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浩浩汤汤( shāng ) 宠辱偕忘( jiē )

b.岸芷汀兰( dīng ) 谪守巴陵郡( zhé )

c.一碧万顷( qǐng ) 霪雨霏霏( yín )

d.心旷神怡( yí )阴风怒号( hào )

2、对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 朝晖夕阴(日光)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

c.南极潇湘(尽) 薄暮冥冥(跟“厚”相对)

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⒊下列画线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去国怀乡敌国外患。

c.长烟一空一碧万顷。

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岳阳楼记》选自作者 ,字希文,宋朝家。

6、《岳阳楼记》为历代名篇,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

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

预习质疑。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讨论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上共同讨论。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8课《醉翁亭记》预习学案。

宁阳二十中郑广云。

预习目标: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预习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预习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预习任务: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描写醉翁亭环境的句子。

2.找出醉翁亭得名的原因。

3.找出描写朝暮之美的句子和四季变化之美的句子。

4.从文中找出与乐相关的内容感受文中的几种乐趣: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2)、文中写出了哪些“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5、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

预习诊断:1、给加线的字注音。

环滁( )琅()琊( )饮少辄( )醉林霏( )岩穴()山肴( )野蔌( )弈( )者胜阴翳( )翼( )然酒洌( )

2、解释加点词语。

①负者歌于途负: ②杂然前陈者陈:

③觥筹交错觥: ④山肴野蔌蔌:

3、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4、翻译句子。

①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文中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文中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7、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

8、欧阳修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预习质疑: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9课《满井游记》预习学案。

宁阳二十中刘敏。

预习目标:

一、 品味课文清新自然、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游览时欢愉的心情,熟读成诵,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

八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试卷。一 积累与运用 1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为坻 ch 隐曜 y o 淫雨 y n 林壑尤美 h b 林霏 f i 悄怆 qi o 晦明 hu往来翕乎 x c 呷浪 ji金樽 z n 挂罥 ju n 伛偻提携 y l d 风掣 ch 大庇 b 广厦 sh山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评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25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 篁竹 hu ng 为坻 zh 翕忽 x幽邃 su b 谪守 zh 潇湘 xi o 樯倾 qi ng 锦鳞 j n c 林壑 h 潺潺 ch n 伛偻 l 喧哗 xu n d 觥筹 g ng 酒洌 li ...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评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25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 篁竹 hu ng 为坻 zh 翕忽 x 幽邃 su b 谪守 zh 潇湘 xi o 樯倾 qi ng 锦鳞 j n c 林壑 h 潺潺 ch n 伛偻 l 喧哗 xu n d 觥筹 g ng 酒洌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