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赛课导学案

发布 2020-10-09 07:04:28 阅读 5088

教学目标:

1、知道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教育学生要分清原委,不能被狡猾的人蒙骗。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文情境。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一复习导入:

1.读词a轻声:狐狸,嗓子,爪子,尾巴。

b四字: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撒腿就跑,信以为真。

2.能不能运用这些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故事?(运用)相机板书:

狐狸,老虎。狐狸是怎样一步步的欺骗老虎,题目狐假虎威又是个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

21.狐假虎威。

二、自主学习研读话题:

1用直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浪线画出老虎的话,读一读想想你知道了什么?2同桌分角色读读3汇报。

导入: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突然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如果你是狐狸你会说什么、(三人)

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害怕,文章中小狐狸怎么说的,谁来读?再读?没找到的孩子把它画出来(大屏幕出示第二段)你知道了什么?带着你的理解来读(两个)

这是小狐狸的话,还有哪些提示语也可以让我们走进小狐狸的内心呢?你有什么发现。‘‘骨碌碌(abb式词语,说几个这样的词)一转,扯着嗓子’’(读的时候掩饰它内心的恐惧,用气势来吓唬老虎)

小狐狸反应快故意装作不慌张带着理解再读。

如果你是那只抓住狐狸的老虎,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抓住一只狐狸你有什么想法?(对呀,饱餐一顿多美,可是这只狐狸反问,“你敢吃我?”他会怎样回答,谁来读读你找到的?

大屏幕对话该怎样读出来,心里会怎样想,带着理解读,“愣”你发现了什么?对呀,小狐狸也从愣中发现老虎有点迟疑,趁热打铁,小狐狸怎样说。

第二次:第四段。谁也找到了举手,真聪明,没有提示语,都能找对,真是会读书的好孩子,没有找对的也把它们画出来吧!

谁再来读一读,想想狐狸再说这些话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情,能不能给这段话加上提示语。

例如:摇头摆尾地说——来你就做这样的动作读。

大摇大摆地说——神气十足地说——

你们这群聪明的小狐狸,就用生动的语言,恰到好处的动作,活灵活现的神态彻底让老虎蒙了,松开了爪子。看来逃跑的机会来了,小狐狸你打算跑吗?那要干什么?谁再来读(第六段)

质疑:为什么不跑,让老虎相信,那么对此老虎的态度是(半信半疑)

所以小狐狸才要继续演下去,让老虎相信,在看这段话,**可以体现出小狐狸的与众不同,“带”“百兽”表示狐狸狡猾,再带这理解读分角色读:

整本出示2——6段。

本来就要被老虎吃掉了,可小狐狸就用几句话让自己暂时脱离了危险,你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狐狸,谁来读。

老虎呢?老师点评,谁还想来读,再读,老师范读。(加动作神态)同桌来读,展示。

就这样,神气的小狐狸带着半信半疑的老虎来到森林里,发生了什么?谁来读读(第八段)知道什么?说一说。

出示:小动物们看见小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不一样先——后来看见——结果——

真会读书,那么小动物先前会想什么,说什么?后来又会想什么,说什么,小动物先看见小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不一样,心里想——说——很纳闷,接着看见一只大老虎在身后心里想——吓得撒腿就跑——对呀,就这样,我们又走进了小动物的心里,那孩子们接着想,老虎看到了小动物们都跑了,心里想什么——连忙——。

小狐狸终于安全了,那么小动物到底为什么跑呢?谁来说说,用“因为……所以……”

对呀,其实吓跑小动物的人不是小狐狸而是老虎自己,狐狸只是寄着老虎的威风而已,这就是成语故事“狐假虎威”假如本意就是借助想演这个故事。

你还知道那个成语故事。

部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2我是什么》优质教案

2.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教材 小学第一学段 语文 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语文 上册 第1组课时 共2课时。授课对象 二四班学生 教有所依 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 基于识字写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

部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优质课教案

各位评委 在座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展现的是二年级的一节写字课的教学设计 写好木字旁的字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根据二年级上册 树之歌 一课的课后生字书写,所设计的拓展教学。课本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应落在识字 写字上。尤其二年级学生,在此之前他们...

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 1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 木 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