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标版第八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材分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八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和猜疑中走上比萨塔,用事实证明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我想,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得到主动发展。所以我这节课的设计正是努力体现这种精神。
具体做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从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第一个教学环节“自主读书,诱导感悟”就读书的形式提出:
“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就读书的内容提出:“对你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
”这样,从读书的形式到读书的内容都给了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去读书,去感悟。优等生也好,差等生也好,都有自己的事干,都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
一改过去那种用一把尺子提要求,结果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不到满足的做法,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进取的信心。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用心去读书,在交流、**中得到主动发展。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合作研讨”中再次提出让学生认真读书时说:“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提些什么问题?
”短短的一段导语起到了以下的作用:一是通过两个“假如”,引导学。
生在读书时要进入角色,把自己放到事件中用心去读,悟;二是就“你会向伽利略提些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充分的交流、**,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三是在如何读懂课文方面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只有这样用心去读、去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④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精神。【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和生平资料。
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有关幻灯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位科学家,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另一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情况,教师补充资料。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了解亚里士多德是权威人物和伽利略是无名小卒对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很重要。其实,阅读教学和做国画相仿,有时是惜墨如金,有时则扑墨如水。
因此,此处则当浓墨重彩理解人物,感受人物的地位和声望的迥异。
(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2024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同时思考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什么样的顺序叙述的?(请你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叙述)。
同桌间互相听读课文,并正音。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初读重点是识字,识字教学一定要扎实。而第二个检查环节是阅读的第一道防线——学会概括主要内容,为后面的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提出自读要求,学生再读。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画出你最受启发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②小组交流自读情况。③全班交流。
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流利。
说一说自己受到的启示。如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或者人们身上各有什么不同的启示。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随机解决问题,有价值的问题留待下一课时。
如,当时人们为什么那么信奉亚里士多德?(再次介绍亚里士多德的伟大成就,确实值得人们敬仰)伽利略是怎样思考才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的?伽利略试验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到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设计意图:成功的课堂要让孩子们萌生了问题而非解决了问题,这也是这篇故事的人文价值所在。先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地表达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教师再出示三个足以震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是启发提拔学生思维。
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更指向文本深处,也指明了第二课时的教学方向,让孩子们对下节课充满期待。
第二课时。创设情境,合作研讨。
(出示插图幻灯片)这就是意大利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要在这里做试验,楼下是想看他出丑和围观议论的人们,当然也有记者。在这个名垂千古的试验中,你是想扮演做试验的伽利略还是做见证现场的记者?(学生自由选择)
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思考:如果你是记者,应向伽利略提什么问题?如果你是伽利略,有可能回答什么问题,怎样回答?在文中勾画重点语句,并在空白处进行批注。
同一组中扮演相同身份的同学互相交流: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回答才更加严密。设计意图:
一是通过两个“如果”,引导学生在读书时要进入角色,把自己放到事件中用心去读,悟;二是就“你会向伽利略提些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充分的交流、**,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三是在如何读懂课文方面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只有这样用心去读、去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全班交流,深入体会(推选代表进行采访,同样身份的同学可以补充)
您是怎样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话有错误的?我先假设他的话是正确的,但是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觉得无法解释,所以产生了怀疑,又经过反复的试验证明他确实错了。
你能不能更简单明白地说一说“一个事实,两个相反结论”的意思?(引导学生共同研读第三自然段,以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也可用公式法、图示法、描述法等进行说明,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您的试验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要到比萨斜塔上来做公开试验呢?因为人们过于崇拜和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但他的话的确有错误。而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盲目迷信只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我要通过公开试验来让人们改变观念,那就是不要盲从,要追求真正的真理。(教师指导:当时人们是如何信奉亚里士多德,又是如何讥讽伽利略的呢?
请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胆大妄为”和“固执”)③
设计意图:孩子们通过反复读书,咬文嚼字,感受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这种信奉让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伽利略敢于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提出疑问是非常不容易的。老师抓住学生对文中“胆大妄为”和“固执”的理解,指导朗读,感受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求证不容易。
在这里老师不做过多的讲解,只是鼓励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去体会伽利略对待科学的认真态度。
通过采访,你对伽利略有了怎样的认识?(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真理,为了科学勇于献身等)
受到启示,延伸课外。
到底实验结果怎样呢?(演示课件,范读最后一段,并出示最后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指名朗读这句话,说出自己的理解并读出来。
突出“才”字,人们原来一直信奉亚里士多德,直到伽利略登上斜塔,仍在说他“胆大妄为”,直到看试验后才恍然大悟;突出“大”和“全”,像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哲学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更何况常人。所以不要迷信任何人,应该追求的是真理)②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课给自己的启示。
设计意图:伽利略做试验并不是为了出名,我们得让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伽利略做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了,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教师的主导作用此时就应该体现出来,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随文练笔(出示插图幻灯片):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2.在家中动手把试验做一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父亲的菜园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2.默读课文,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坚韧的品质和对土地的热爱。二 教学过程。1.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读 阅读提示 说说本课的阅读要求。然后按照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记号和批注,要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画出来,然后在小组里交...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七单元 父亲的菜园
父亲的菜园。学习目标 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具体的语境理解不懂的词语。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 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着和勤劳。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运用 1 硬件 计算机投影仪。2 软件 文字画面 教学时间 25分钟。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一 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 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 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 谈话 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第一段 自然段 概括地讲玉泉是观鱼的好地方,有许多爱鱼的人到这里观鱼。先讲作者喜欢玉泉 然后写作者为什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