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题:数的运算第 2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3.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回顾、整理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多位数的知识,通过复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数的运算有关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提问: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复习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1)计算器里有哪些常用的键?
计算器一般由显示屏、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运算符号键区、等号键、数字键区等组成。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一般有哪些步骤?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先按开机键,然后按顺序输入算式及等号,最后显示计算的结果。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第6~9题、第13题。
1.第6题。
这道题是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第二组的变化情况和教材上学习过的知识相同,第一组的变化情况隐含着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练习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第一组进行**,从而得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减少几,积就减少“一个乘数×几”。
2.第7题。
这道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综合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集体讲评。
3.第8题。
这道题是用计算器计算综合算式,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4.第9题。
这道题是运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算式蕴含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5.第13题。
这道题是通过**的形式来复***问题和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题:解决问题第 3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运算律。
1)提问: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二、查漏补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0~12题。
1.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2.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其中,“329-186-14”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相减,也就是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而“630÷45”可以转化成“630÷9÷5”来进行简便计算。
3.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4~18题。
1.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2.第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组织交流和评价。
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3.第题。
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题:空间与图形第 4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哪些知识呢?
2.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确定位置。
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归纳:“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前后的顺序不能颠倒;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2.图形的运动。
1)复习平移。
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复习旋转。
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图形的旋**图形绕中心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图形的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3)复习轴对称。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问题,将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111页第19~26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掌握不够好的几道题进行课堂练习,其余题目作为课后练习。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1 复习除法计算。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整理与复习第1 4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 比较,帮助学生回顾 整理笔算除法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试商的能力,同时能较熟练地运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提高估算的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一 整理回顾。1 揭示课题。这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学了不...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材分析苏教版
整理与复习。第九单元教材简析。整理与复习。本单元与第二学段各册教科书的期末 整理与复习 一样,分 数的世界 图形王国 应用广角 等部分编写。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 写多位数。2.掌握用 四舍五入 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
文成家教中心。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 倍数和因数 知识小结。一 倍数和因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例 10是5的倍数,那么5就是10的因数。二 只有在乘法或除法算式中才能说倍数和因数。例 3 7 21 3是21的因数,7是21的因数,3和7都是21的因数 21是3的倍数,21是7的倍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