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20-09-26 08:49:28 阅读 3536

姓名。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是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能听到各种声音。

第一课《听听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用同样的力击打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大音叉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3、用不同的力击打同一个物体,轻轻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弱,重重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强。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5、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的振动就没有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7、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

) 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例如锣面虽然停止敲击,但是锣面还在振动,)。

8、声音有强弱、高低、长短的不同。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字母db表示。

10、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用字母hz表示。

它表示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11、小常识 :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振动的物体有松有紧,(如:橡皮筋)紧的声音高,松的声音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如:橡皮筋)用力拨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如:琴弦)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振动的物体有长有短,(如:钉子)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振动的物体有大有小,(如:碗)小的声音高,大的声音低。

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2、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试验一: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的**:尺子伸出越长,音高可能越低,越短音高可能越高。

实验过程:需要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比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再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变化顺序依次进行试验。

实验现象:振动尺子——我听到的看到的观察记录表。

实验结论: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尺子伸出越短,音高越高。

第五课《声音的传播》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4、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1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第六课《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16、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17、耳朵结构示意图

耳廓:收集声波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

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18、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9、耳朵离声源越远,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小,听到的声音就弱;耳朵离声源越近,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就强。

20、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加清楚。

2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22、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

23、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24、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我们称为乐音;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我们称为噪音。

25、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或音频**器。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26、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27、一旦人的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28、在电影院、医院、图书馆、课堂等地方,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声音,尽量要保持安静。

29、人们在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植树,戴耳罩,捂住耳朵,安装汽车消声器,建造隔音墙等。

30、“土**”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

答:“土**”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把声音传播到耳朵里的。

31、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低。

32、(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的液体,可以保护外耳道**和粘住灰尘和小飞虫等。因此,我们不要经常掏耳朵。

33、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如下图),用小棒(相同的力)敲击杯口。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得出结论: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声音 知识点。第一课听听声音。1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的字母表示 音调 数字表示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一 声音的产生。一 填空 1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2 我们可以通过 敲 拍 抖 摇 等方法使保鲜袋发出声音。3 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有 吹口哨 拍手 跺脚 说话 敲腿 等。二 实验 声音产生的原因。1 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食物 知识点。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食物的 分,可以分为 于动物类食物 荤食 和 于植物的食物 素食 按照吃的方式分,可分为生吃 熟吃 生熟都可吃。3.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