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的整理

发布 2020-09-26 08:50:28 阅读 6206

第5课古诗两首。

一、生字。莫mò莫非、莫名其妙、莫如、闲人莫入、 腊là腊酒、腊月、腊梅、腊肉、

浑hún 浑身、浑水、浑厚、浑浊疑yí疑问、怀疑、可疑、疑惑、

二、多音字。

横héng横竖、纵横、横幅、横贯东西重chóng 重复、重现、重写、重唱。

hèng蛮横、强横横财zhòng重大、重量、稳重、慎重。

识shí识字、认识、知识。

zhì博闻强识。

三、词语解释。

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造句】中国某些地方的人腊月里有酿制腊酒的习俗。

2、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

造句】苏州园林,假山池沼,山重水复,典折多姿。

3、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阴,繁花耀眼的美景。后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造句】柳暗花明总给人带来惊喜。

4、岭①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②高大的山脉。本文选②。

5、峰:高而尖的山头。

6、不识:不能认识,辨识。

7、缘:因为。

四、近义词:面目—面貌丰年—瑞年柳暗花明—枯木逢春。

五、反义词:远—近高—低真—假横—竖丰年—荒年。

1、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蜡、腊)月 (模、莫)生气 (混、浑)浊怀(疑、凝)

2、近义辨析。

六、佳句品味。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这包含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村人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4.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相对应,构成了工整的对偶,具有独特的韵律节奏美。不仅如此,写景之中还蕴含着哲理──陷入困境不要灰心丧气,看似无望,忽然又可能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七、课后总结。

1、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泥?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答: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2、《游山西村》和《钱塘湖春行》一样,也是记游的。说说它在记游上和《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

同:两首诗都写了游中所见的景物。

异: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

3、《题西林壁》;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艺术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讲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告诉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游山西村》;陆游(号放翁),南宋诗人;这首诗生动地讲述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画。赞美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告诉我们不管陷入什么困境都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八、我的积累:

1、与“山水”相关的词语:

翠色皱褶飞奔雄伟高峻倒影倩影逶迤盘旋蜿蜒缭绕磅礴。

玲珑山水如画潺潺流水千山万水山高水低山穷水尽波涛汹涌。

水平如镜山清水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锦绣河山高耸入云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湖光山色。

2、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九、背诵《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及诗意。

第6课爬山虎的脚。

一、生字。虎hǔ爬山虎、老虎、虎头虎脑、虎穴、 占zhàn 占领、占有、占据、攻占、

铺pū铺路、铺开、铺床、铺天盖地、 均jūn 平均、均匀、均分、均安。

pù 商铺、店铺、铺位匀yún 均匀、匀称、匀出、匀个地儿。

叠dié重叠、叠纸、叠衣服、折叠茎jīng 花茎、根茎、茎叶、茎部、

柄bǐng 叶柄、刀柄、话柄、花柄触chù触角、接触、触摸、触电、

痕hén 痕迹、泪痕、印痕、伤痕逐zhú逐渐、追逐、逐步、笑逐颜开、

易错字音:空(kòng)隙均匀(jūn yún) 重(chóng)叠触着(zháo)墙

叶茎(jīng) 蛟(jiāo)龙。

二、多音字:

着 zhuó 穿着、着装、着陆、沉着重chóng 重叠、重复、重现、重写、重唱。

zháo 着火、着凉、着急、着忙zhòng重大、重量、稳重、慎重。

zhāo 着法、着数、高着儿空kōng空洞、空房、天空。

zhe 走着、开着、顺着kòng空白、空地、空隙。

角jiǎo触角、拐角、角落铺pū铺垫、铺路曲qū弯曲、神曲、大曲。

jué角色、主角、角逐 pù店铺、当铺qǔ歌曲、曲调、曲艺。

二、词语解释:

1、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造句】钟摆发出均均的声音。

2、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造句】一座座山峰重叠着,非常壮观。

3、空隙:①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占用的时间。②空子。本课选①。

造句】工人们利用生产空隙抓紧学习。

4、痕迹:①物体留下的印儿;②残存的迹象。本文选①。

造句】他的白衬衣上有墨水痕迹。

5、逐渐:渐渐。【造句】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6、漾起:原指水面微微动荡本文指爬山虎的叶子被风一吹,上下起伏的样子。

造句】湖面被风一吹,就会漾起层层的波纹。

三、近义词:新鲜—新颖均均—匀称空隙—缝隙重叠—堆叠舒服—舒适。

萎—枯细小—微小牢固—坚固痕迹—印痕仔细—细心。

四、反义词:舒服—难受新鲜—陈腐均均—不等枯萎—旺盛仔细—马虎。

反面—正面细小—粗壮弯曲—笔直牢固—薄弱。

五、课文解析。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得新鲜,看着舒服,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如同一位高明的画家创作的一幅图画。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作者又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

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1、通过课文我们体会到作者观察的方法是(细致、长期连续观察)。

2.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触墙,细丝头上变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本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告诉我们要有**的愿望,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的愿望,激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六、问题解决:

1、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

答:因为爬山虎每片叶子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都有脚,每个脚都拉着茎和叶子往上爬,又因为叶子本身就有重量,叶尖因为重力的作用都会向下。

2、为什么“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

答:叶子为了充分吸收阳光,所以均匀而不重叠地生长,可见爬山虎是多么“聪明”的植物呀!

3、从全文来看,作者是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的,但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爬山虎的叶子?

答:1、因为平时人们看到的都是爬山虎的叶子,课文就从人们的认识规律入手,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熟悉。

2、爬山虎这种植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和对人类最有贡献的部分就是叶子。

3、用叶子来衬托爬山虎脚的重要,如果没有爬山虎的脚,就不会有绿得那样新鲜、看着那样舒服、铺得那样均匀、荡漾得那样好看的绿叶。

七、我的积累:与“植物”相关的诗词名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八、背诵《爬山虎的脚》全文。

第7课蟋蟀的住宅。

一、生字。宅zhài 住宅、宅子、宅门、宅院蔽bì隐蔽、蒙蔽、遮蔽、衣不蔽体。

弃qì放弃、丢弃、抛弃、弃权毫háo丝毫、毫米、毫不可惜、狼毫。

遇yù遭遇、相遇、遇见、遇难择zé选择、择优、不择手段、抉择。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重难点梳理

第二单元重难点梳理。字词梳理 1.易读错的字音。馈赠 z ng 疑惑 hu 捎 sh o 带。拨 b 开财 c i 富拮 ji 据。晾 li ng 晒削 xi o 好宫廷 t ng 维 w i 持尊 z n 重肥沃 w 呈 ch ng 现堪 k n 称例 l 如。捶 chu 背冻僵 ji ng 瘦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知识树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张春红。一 知识准备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语文的 序 宜粗不宜细。苏教版 国标本 第二学段语文实验教材的阅读训练序列是按照 语文课程标准 的 阶段目标 要求来考虑的,即除了朗读 背诵 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主要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

一 基础知识部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 6分 t o l n ch ng g o z n zh ng y n s ng j n t u zh o xi s z o f n fu y n zh ng zh ng zh g li ng b i hu n l h g ng g ng j ng j ng 二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