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单元

发布 2020-09-25 02:08:28 阅读 1174

珙泉中心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小数。

主备教师:汤祖彬施教教师:

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充。教材在加强小数与分数练习的同时结合涂方格,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关系等,让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时坟墓为10,100,1000……的分数。

同时还要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读、写的方法。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本单元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知道了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更能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小数的性质也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引用这一知识,可以化简末尾有“0”的小数,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由于小数的性质已涉及小数大小的比较问题,因此,教材把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合并为一个小节。小数的性质知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是相等,而小数大小的比较则是全面研究小数的相等于不等,它与小数的性质有一定的联系。

小数点位置引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重要特性,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是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它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换算的基础。虽然这部分内容涉及乘或除以10,100,1000……但并不需要乘除法计算的法则,而是直接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

小数的性质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两者综合起来,有助于让学生完整地认识小数大小的“变与不变”。

生活中的小数,主要涉及小数与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换算)。教材主要涉及的生活中的量是长度、质量、面积等。这种换算或改写实际上就是用不同的数——整数或小数,与不同的单位——较大的单位(或称高级单位)与较小的单位(或称低级单位)来表示同一个量。

这就成了小数与十进复名数的改写或换算。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材安排了两个内容:一个是求小数的近似数;另一个是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求小数近似数要用到的“四舍五入”法,在整数近似数中,学生已有初步的认识,教材比较注意选用学生熟悉的素材,以便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的近似数。

在研究“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让学生联系已有的在整数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结合“议一议”,让学生认识和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较多,在新课内容结束后,安排了“整理与复习”。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制关系,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会按要求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量。

3.让学生经历在方格纸上涂阴影,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等操作活动认识小数,用小数表达生活中的有关信息。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思维活动,归纳小数的性质及大小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小数的性质与大小的变化,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小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2.理解小数的性质和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3.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4.名数互化的方法。

5.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 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

2.比较3个及以上的小数的大小。

3.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4.能正确地进行名数的相互改写。

5.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知识点:小数的意义。

教材第47~5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练习十三1,2,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

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感受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情感与态度:

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猜一猜老师的身高。老师的身高可不可以用整数表示?

2.量一量,黑板的长、宽,课桌的高。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学生猜一猜,量一量,想一想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数?

3.回忆、练习。

1角=元=( 元5角=元=( 元。

1cm=m=( m3cm=m=( m

回忆、练习,独立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4.在三年级我们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关于小数,还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年级知识的回忆和整理,为正式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二)**新知:

1.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应用小数的情境。

2.了解小数的产生。

1)用米尺,量一量黑板、课桌凳物体的长度。

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并要求记录下测量的结果,然后分组汇报。

2)教师:刚才同学们测量的很认真。如果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求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呢?学生有的可能会感到困惑,有的可能会想到用分数来表示。

3)教师指出: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结果有可能不是整数,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数,可以用它来表示,这就是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测量,发现不能得到用米作单位的整数,为小数的产生寻找现实情境。

3.教学教材第48页,例1。

1)填一填,说一说。(出示例1第一幅图)

学生看图(例1第一幅图),填出分数和小数,再交流,并得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

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 )份。0.7里面有( )个0.1。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涂一涂(后面两幅图)

生涂例1后面两幅图,填出分数和小数,并讨论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再用分数、小数来表示。

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4.教学教材第49页,例2(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课件出示直尺图)生填分数和小数表示。

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教材第49页,例2图)

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说一说.107表示什么以及它的组成。

想一想,说一说这几个小数表示什么?是由几个0.001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用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5.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归纳:表示千分之几用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6.讨论并归纳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利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归纳出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建立数学模型。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50页,课堂活动1。

2.教材第50页,课堂活动2。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集体汇报。

3.教材第50页,课堂活动3。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内容。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材第49~52页,例3,议一议,课堂活动3,练习十三4,5,6,7,8,9,10,11,12,1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会正确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迁移学习小数的读、写,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面各数:234,7093,31,10000,38950。

2.回忆整数的读法,整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

3.导入。师: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揭示学习重要内容。

二)**新知:

1.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整数、分数和小数。像1.8这样的数是什么数呢?

2)师:它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有什么区别呢?(多了一个小数点)是啊,这个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几部分?

小数就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构成的。

3)师:请大家观察这个小数(课件出示6.23),想一想:它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又是什么?

4)师:请大家观察15.39这个小数中的2表示什么?(表示2个一,是“个位”)这个小数中的3呢?(表示3个十分之一,是“十分位”)

5)师:请大家自己试着说出其他数位表示什么,是什么数位,再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6)指名汇报。

7)师,我们在四年级上册的时候学习了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其实小数也有它的数位顺序表。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

组织学生观察小数数位顺序表,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小数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小数的数位;一个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有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有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小数像整数一样,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发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区别与联系。

2.小数的读法。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下面我们来学习小数的读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单元

珙泉中心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三步四则混合运算。主备教师 罗金琼施教教师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小括号,能正确计算两步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本单元4个例题分别代表了4...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六单元

珙泉中心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主备教师 汤祖彬施教教师 教材分析。本单元集中认识两种特殊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两种平面图形对学生来说,平行四边形并不陌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能辨认平行四边形并会用平行四边形拼图了,对于梯形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认识这另种平面图...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八单元

珙泉中心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平均数。主备教师 李美施教教师 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的统计内容是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 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以及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1个单位 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结合统计的学习让学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