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发布 2020-09-20 23:13:28 阅读 9422

课题:4、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静宁县细巷教委吕小王。

目标导引:理解和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能将这一规律恰当地运用于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导入。1、口算下面各题。

上面的题你是怎样算的?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2、导入明标。

这节课,我们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理解和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能将这一规律恰当地运用于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问导读。1.阅读课本第58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先口算,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在第一组中,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也。

因此得出: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积也。

在第二组中,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积也。

总结: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或( )几倍,积也( )或( )相同的倍数。

2、算一算,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你的发现:

自学检测。1.填一填。

(1)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0,积是( )如果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会变成( )

(2)两个因数的积是2400,其中一个因数是100,另一个因数是( )如果把因数100缩小10倍,积就会变成( )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20倍,积就会扩大( )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20倍,积就会扩大(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0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20倍,那么积。

2.明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会扩大100倍。(

(2)两个因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积都不会变。

(4)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32,如果其中一个因数缩小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的积就会变为16

巩固练习。1.在○里填上“>”或“=”

2.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它们的积( )

a.不变 b.扩大5倍 c.缩小5倍。

(2)两个数的积是320,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是 (

a.320 b.80 c.160

(3)一个因数扩大9倍,另一个因数缩小9倍。它们的积( )

a.不变 b.扩大9倍 c.缩小9倍。

(4)30×50的积与下面算式( )的结果相同。

a.60×25 b.15×25 c.15×75

3.找出规律算一算。

4、书店里卖一种字帖,4本20元,这样的字帖卖8本多少元?

拓展练习。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2. 公园里有一块面积是360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坪,宽是9米,现在要把宽增加到36米,长不变。扩大后的草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标要求解读 本单元将深入地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和垂直的概念,会用直尺 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又将认识一种新的四边形 梯形。知道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课题 4 三位数乘两位数。常见的数量关系。静宁县细巷教委吕小王。目标导引 1 掌握单价 数量和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2 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含义及表示法。3 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 时间和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复习导入。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5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 甲 ...

2019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2014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 课题 笔算乘法 例1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页例1及相应练习,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 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 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 1 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