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桂花雨苏教版

发布 2020-09-20 12:18:28 阅读 9691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也是最难忘的时光,今天,我们一起再伴随着琦君清新的文笔走进她的童年,一起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齐读课题)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琦君小时候最喜欢——桂花。(板书:桂花)过渡:桂花为什么能成为儿时琦君的最爱?二、品读课文。

一)体会桂花美、香。

请大家打开课本,看课文的第。

一、二自然段,细细地去品读,把描写桂花的语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划出来。然后读读、想想、写写。

过渡:桂花是什么样的?桂花的姿态(出示):

“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课件出示)

1)现在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你看到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

2)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桂花也没有月季那样___更没有荷花那样___还没有___那样___

3)引读:这些桂花金黄而细小,朴素而淡雅,不像——,不开花时——,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

过渡:家乡桂花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你还从。

一、二自然段哪儿读出桂花的香?(板书:香)桂花的香飘十里(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指读-读着读着,哪一个字让你心里咯噔一下,觉得特别耐人寻味?(2)“浸”是什么意思?平时什么时候用到“浸”字?

3)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闻着花香,你想干什么?如果那时你正在吃饭,你觉得?

4)让我们一起香香地读读这句话。

第1页。二)体会“摇花乐”过渡:(摇桂花)(板书:

摇花)让我们读读摇桂花这一部分,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一下。桂花盛开的时候,年少的琦君最想干什么?1.

你从**读出作者想摇桂花的?(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1)你觉得小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着急,盼望着早点摇桂花)从哪些词可以体会到?

2)小作者怎样“缠”的?(做动作:撒娇,拉着妈妈的衣袖左右晃)谁能表演一下吗?

我是妈妈,你们是小作者,你来表演给大家看。

动作到位,真着急,你真是迫不及待地想摇桂花了)

3)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缠一下妈妈,别忘了带上动作和表情。(4)师:

“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更加——急切了,心想这桂花怎么还——没开足呀!于是又缠着妈妈问——(男女生齐读)2.

所以当母亲吩咐提前摇桂花的时候,作者说这下我——可乐了。(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1)作者为什么乐了?(终于可以摇桂花了。)

2)母亲为什么提前摇桂花呢?(因为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赶紧吩咐提前“摇桂花”。)3)因为桂花如果被风雨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就——差多了。

如果赶在下雨之前把桂花摇落下来,那桂花就——朵朵新鲜、完整。

4)哎,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谁能站起来给大家摇一下?你怎么知道这样表演的?(动词:铺、抱、摇)

5)这里作者抓住了摇桂花时的动作来写,虽然只用了“铺、抱、摇”三个平常简单的词语,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形象却跃然纸上,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小姑娘,帮着——(引读)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引读)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6)现在终于可以摇桂花了,我喜形于色,帮着——(再引读)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再引读)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3.还有哪些地方也反映了作者摇花时的欢乐呢?(板书:

乐)出示: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1)平常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大喊大叫?

(高兴)

2)现在作者为什么喊?说明她的心情怎样?(快乐)(3)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都落到**了?(点击:满头满身)(师补充:有几朵调皮的桂花,甚至钻到了我的小脚丫里啦!)

再瞧瞧地上?(师补充:厚厚的,软软的,绵绵的,芳香四溢,真是举世无双的地毯呀!)◎再看看摇花人吧?(师出示插图)(师补充:看:)

第2页。表演朗读,体悟摇花乐。(放**)摇桂花,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激动的事呀!想不想也去摇一摇?好,伸出你们的手,我们也一起去摇一摇吧!

师:桂花像细雨,如碎金,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高兴地喊——◎师:桂花落到了我的发辫上,衣服上,甚至钻到了我的小脚丫里,我就兴奋地喊——◎师:

踩着满地金黄的桂花,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情不自禁地喊道——

4)情境朗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摇桂花的快乐吧!(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

4.感受着这场快乐的还有谁?(生自由说)

1)引读:是呀,感受着这份快乐的还有作者的母亲,只见她——(引读)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则——(引读)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竟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2)摇桂花是童年最快乐的事,孩子们做梦都梦到它,连梦都被桂花熏得又香又甜。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齐读诗句)(3)桂花摇落之后还要干吗?

(引读第4自然段)3.体会桂花摇落以后人和年丰的情景。

过渡:摇花除了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欢乐,还给谁也带来了欢乐?(全村人)出示: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师:当你读这句话时,你首先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

为什么?品读“全年”

桂花香,摇花乐,摇得好梦连连,摇得满屋生香,摇得心花怒放,可是,摇过了桂花飘香的八月,那香气不就消散了吗?怎么会是全年呢?春天,当人们喝桂花茶时,就闻到—夏天,当人们吃桂花糕时,又闻到—秋天,当人们尝桂花饼时,还闻到—冬天,当人们品桂花圆时,仍闻到—

品读“浸”师:你还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

咦!文章的前面有句话里好像也有个“浸”。

出示:“…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作者用这个“浸”字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再看“沉浸”。和上句中“浸”的含义还一样吗?全年,故乡的人们仅仅是沉浸在桂花香气里吗?更沉浸在?(幸福、甜蜜、美好的生活里,浓浓的乡情里)。

第3页。品读“整个村子”:

又怎么会是“整个村庄”呢?

不是每家每户都长了桂花的呀?那香气是怎样由你家传到我家,又由我家传到他家的呢?◎你和别人一起分享过什么吗?当时,你的感觉如何?

人们分享着桂花食品时,除了感受着桂花的香气外,还能感受到什么呢?

师:是呀,花香随风飘逸,整个村子都被熏醉了。让我们一起来陶醉一下——(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三)体会母亲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过渡: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给我带来了童年之乐,给一家人带来天伦之乐,给全村人带来丰收之乐。桂花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难怪,背井离乡时,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母亲总是说,(引读出示母亲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1.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吗?(不是,从哪儿可以看出)

2.那么为什么就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因为母亲爱家乡的桂花。)

3.故乡的桂花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母亲珍爱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4)十多年后,琦君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5)月是故乡明,花是故土香,在母亲的眼中,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难怪,母亲常常会说(引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6)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香不如家乡桂。

难怪,母亲常常会说(再引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四)体会“我”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过渡:是呀,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对亲人的思念。怀念故乡的桂花,其实就是怀念——故乡。(板书:思乡情)母亲难忘,我也难忘,所以每当母亲说这些话时。

1)引读——“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2)她还会想起什么?(各抒己见)

3)小结:对呀,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正如她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所说:

(师深情诉说)课件出示:“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故土,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84岁那年,琦君又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水涟涟。其实琦君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

第4页。心里。

4)让我们一直记得这首诗——(再读诗句)“细细香风淡淡烟,竟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三、拓展延伸。

童年和故乡是多么的美好,那一幕幕回忆都将永驻我们心间……古今中外有许多表达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文,如余光中的《乡愁》,课后可以去找来读一读、品一品,然后跟同学、老师交流交流。板书:

12.桂花雨。

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

第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桂花雨苏教版

桂花雨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这句话的阅读感受。教学重点 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桂花雨苏教版

桂花雨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这句话的阅读感受。教学重点 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苏教版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认读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本课所讲的内容。2 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想象课文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