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四年级上册 教案

发布 2023-01-24 08:12:28 阅读 6764

《桂花雨》(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3、品读文字,想象情景,感悟并体验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感。

4、初步学习散文的阅读方法,就是多朗读、多感悟、多体验多想象。即要在品味文字、想象情景、感情朗读中去感知文字的温度,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的滋味。

教学重点】感受并体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让学生感受桂花的香,摇花的乐,更要感受思乡的“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思乡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

一、揭题,认识作者。

1、教师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根据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美文《故乡的桂花雨》改编的课文。师板书:桂花雨。

琦君,浙江永嘉人,2023年离开家乡赴台湾,后来定居在美国。在她的这篇《桂花雨》里,琦君回忆了童年时代的生活——“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二、学生交流预习成果1、拼读词语:

糕)饼(尤)其新(鲜)(即)时(吩)咐挑(拣)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准确理解“尤其”、“吩咐”、“挑拣”等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想象摇桂花的情景,并试着用一个字概括。(香、乐、美、甜等)三、阅读课文第一节。

师: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出示: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

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1、重点引导:作者喜欢桂花树的姿态、不喜欢桂花树满树的叶子;不喜欢细小花朵,但喜欢它迷人的香味儿。作者不直接写它好的地方,而是先写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最后写就是这一点“香”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反衬手法)

2、朗读体会。重点读好“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

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3、补充资料:琦君的故乡在浙江,在她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小琦君是闻着桂花香气长大的呀!琦君记忆中的桂花,就是一个字——香。

第二教时。一、谈话导入。

师讲述:作者琦君在2023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她身在异乡,却常常想起家乡的桂花。课文一开头,就写到“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出示在黑板上)为什么呢?

出示:“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二、品味桂花之“香”

、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2、出示句子: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重点引导:

我们平时写花“香”,一般都用“飘”字的,怎么用这个“浸”字啊?“水”看得见,也摸得着,“香味”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用“浸”字呢?

一个“浸”字,使得香气不但闻得到,还能感觉得到了。所以这个“浸”用得恰当,用得传神。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要把“浸”字读得轻一些、柔一些。谁愿意读一读?

每时每刻都泡在香气里,你就是琦君邻居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三、感受摇花之“乐”

、用心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由交流。2、出示句子: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为什么“我”老是缠着母亲?引导学生体验“我”内心的急切、欢喜。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重点:借助多**手段,演示桂花飘落的情景,通过表演“摇桂花”的形式,为学生创设鲜活的场景,体验摇花的快乐。着力点“使劲地摇”和大声就“喊”。

3、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沐浴着缤纷的桂花雨,你想到了什么?

4、这么香,这么迷人的桂花,我陶醉了,那父母亲呢?

5、重点解读父亲的诗:引导学生想象;在摇桂花的这一天,白天,花雨缤纷。晚上,夜深人静,小琦君梦见多甜啊!)

6、读第四自然段,比较句子:

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四、体验思乡之“情”

师:后来,作者离开故乡,到了外地。从此,童年的摇花乐没有了,桂花丰收的喜悦又那么遥远。

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也是一去不复返了。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师饱含深情的范读(可是母亲常常说: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的金桂。”)你想说什么?

母亲话中思想之情溢于言表,在母亲心里,始终惦念着家乡,家乡的一切。家乡的桂花,给全家人生活的快乐、香甜和回忆。)

师:是呀,母亲每年都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她品尝着桂花的香甜,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的桂花,成了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在母亲心中,家乡的桂花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啊!

母亲对家乡的桂花这样的眷念和思想,其实对于“我”——一个常年漂泊他乡,年纪大了,也是多么的思念啊!多么想叶落归根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每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的时候,琦君又会梦见什么呢?读最后一段。

师:琦君很多作品都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情。对家乡有深深的眷恋。她在《烟愁》的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配乐逐行出示: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草树木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师:为了寻根,琦君在2023年又回到故乡——浙江永嘉,喝一杯故乡的桂花茶,尝一口故乡的桂花糕,听一听那熟悉的乡音,看看美丽的山山水水,不禁泪水涟涟。其实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

2023年6月琦君离开人世,享年90岁。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桂花雨 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桂花雨 教案教学时间 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爸爸妈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

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苏教版

12.桂花雨。教材分析 这是第七册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桂花雨 这篇课文以 桂花香 为线索,写了 我 童年时代的 摇花乐 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家乡的思念。本文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课文有六个自然段。文章先写小时侯 我 最喜欢桂花,因为 它的香气真是迷人 第。二 三 四自然段写童年的 摇花...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 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摇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