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外拓展阅读试题

发布 2020-09-20 11:05:28 阅读 2705

读书让我长知识。

书,是使人进步的阶梯;书,是精神的食粮;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把我带到神秘的太空,让我知道九大行星,让我了解各种慧(huì)星,让我懂得很多很多。读着书,我仿佛置身于太空,在火星上漫步,同外星人握手……

书把我带到地下,让我领略祖国的宝藏。金属的形成是多么奇妙,地下的矿物是多么丰富。翻开书,我似乎在和地质学家们一起去探险,去考察,去研究……

书把我带到梦幻世界,让我了解人类美好的梦想。从科幻**《从地球到月球》到阿波罗飞船登月,从幻想到现实,一切都是通过想象而得来的。翻阅着书,我好像也变成了故事里的主人公,经历着各种奇怪的事……

书带我认识了微生物“大军”。“大军”中既有人类的“帮手”,又有人类的“敌人”。捧着书,我像是在和人类的“帮手”打招呼,在帮着抵抗人类的“敌人”……

书把我带到动物世界,又把我带到植物王国;把我带到人的身体里,又把我带到数学天地中,把我带到成功人士的童年,又把我带到各个美丽的地方……

1.给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2.“翻阅”的“翻”用音序查字典,先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典,先查___部,再查___画。

3.用“__勾出文中的比喻句。

它们分别把书比喻成。

4.全文除了运用了比喻,还用了___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的应用,有什么好处?

5.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给爸爸打工。

给爸爸打工,是许多美国少年(共同一同)的经历。在宾夕法尼亚州,有一家名叫帕戈尼斯的小餐馆。餐馆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经营,为此需要不少勤杂工。

主人帕戈尼斯在儿子6岁时就教他如何把客人的皮鞋擦亮,还要他擦完鞋后主动征求客人的意见,如果客人不满意,就必须道歉并且重擦。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要求也不断地加。10岁时,小帕戈尼斯又被安排去收拾餐桌以及干一些其他杂活。

小帕戈尼斯按照父亲“拼命干活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得更好”的(教导教育),把每一项工作都干得十分出色。父亲曾高度评价他:“你是我雇佣(yōng yòng)过的最好的勤杂工。

”这使小帕戈尼斯深受鼓舞。但父亲同时又指出:“今后,要想成为餐馆中的一名正式工,还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如准时上班、礼貌待客的层次要提高,等等。

”有一天,儿子突然提出:“我工作这么认真,你应该每周给我10美元。”父亲说:

“好啊,那么你一日三餐是不是也该付钱呢?你有时带小伙伴到家里白喝汽水又该怎么算呢?要知道,你的劳动还不能养活自己。

什么时候你自立了,爸爸会按劳给你付酬的。”父亲估算了一下,说儿子每周要欠他40美元。从此,儿子给爸爸打工,再也不提钱的事。

后来,小帕戈尼斯选择了参军,他年幼时的吃苦耐劳和严格自律使他受益匪浅,两年后即被提升为上尉。然而(ér ěr),当他得意扬扬回家报喜的那一天,父亲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勤杂工今天休息,晚上你搞搞卫生,怎么样?

”小帕戈斯刚要说:“甭搞错了,我现在已经是美**队的一名军官了!”但一看到父亲严肃的神情,他马上意识到:

在父亲的餐馆,他仍然是小伙计,就像在部队里要(服务服从)上级一样,在家里也应保持“集体第一”的意识,对生他养他的父母也要无条件服从。他马上拿起拖把开始打扫卫生。

给爸爸打工,收获的不是金钱,而是坚毅的品质、正确的名利观、崇高的集体观念和强大的就业本领。

1)结合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受益匪浅。3)用文中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如果……就。

不是……而是。

4)在给爸爸打工的过程中,小帕格尼斯收获了什么?

5)从《给爸爸打工》这篇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

6)读了这篇文章后,联系生活,请你说说美国父亲与中国父亲的教育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教育方法好?为什么?

煮书”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 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 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b.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c.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2. 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

2)“我”认为“煮书”是。

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3)“煮书”的好处是。

3.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 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

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

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1、 照样子,写词语。

数着数着一个一个。

2、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加下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1)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

2)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3、 说说你对“水滴石穿”的理解。

4、 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件事情表现了竺可桢怎样的品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材分析。一 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一个单位 以及初步认识可能性大小等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数据表达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一定的基础,并增...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一 本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 鉴 剥 等21个二类生字,会读会写 遍 款 等38个生字。2.理解本单元的新词,会读 会写 会运用课文后面的30个词语,会读 会背练习中8个成语和1条名言。3.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 会复述课文内容。4.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习作5写法点拨 1.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选择材料的时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事物来写,只有自己熟悉的事物才能抓住其特点,写得具体。2.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时,要仔细想一想,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别在 3.要用拟人的手法来写。采用拟人的手法,能给人以亲切 生动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