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3、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留心周围事物,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多**创设情境及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方法】“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我将远程教育资源:
**、影像等有机地融合到多**课件中,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寓情其中,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动态、形象的影视文件,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为学生自读、自悟文章内容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了上好这一堂课,我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查找了和课文有关的**和录象资料,制作了多**课件。
学生准备: 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以便对大潮有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大家去看过吗?
(没有)很遗憾老师也没能亲眼所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壮观的景象。
二、出示课题,**“奇”意: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课观潮,(师相机板书课题)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
通过预习学生自然就可以回答出:钱塘江大潮)
2、师介绍: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我们可爱的家乡有好几千里。如果说泰安的泰山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师板书:天下奇观)
3、师引发问题:“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之后可以提醒学生借助字典解决。)
4、多指名回答后明确:“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进一步引导说出“天下奇观”的涵义,即:天底下或世界上奇异的景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奇”:
1、小组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2、指名回答明确: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四、精读课文,品味**“奇”:
1、 看**,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2、走进文本,感受潮来时的雄伟壮观。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句子谈感受。
师相机指导朗读,理词语:人声鼎沸、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闷雷滚动等。
五、回归整体,美读感悟“奇”
1、刚才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了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课件出示)看谁本事大,能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经过个人独立思考后班内交流: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由远到近)
2、再读自然段,感受潮来时的壮观。
3、录像**潮来时的壮观画面,学生试背课文。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之后教师鼓励能背诵的起立!(学生全体起立)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小游戏,积累词汇。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想!)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猜词!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学生肯定跃跃欲试)
2、运用词汇,学以致用。
师: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光积累了,你们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老师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更清楚通顺呢?
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教师鼓励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发言。)
课件出示:填入答案后的这段话。教师引导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
(学生自由说这段话,进行巩固)
七、总结: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会了使用。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课下请同学们写出一段导游词。下课。
板书设计】1、观潮。
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天下奇观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赛课教学设计
观潮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观潮 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作者周密将全文的着眼点放在 潮 上,立足点放在 观 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文章较好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赛课教学设计
一 1.教学重点 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突出重点的方法 1 理清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懂得作者是按照 极远 渐近 再近 更近 的顺序观察和描述的。2 理解作者的表达途径和方法。懂得作者是从声音 形状 颜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
观潮 教学设计。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句古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 同学们这些优美的诗句都是对钱塘江秋潮的咏赞。课前大家收集了资料。你们对钱塘江有哪些了解呢?介绍资料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你来读一读。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