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泉城》教案及反思

发布 2020-09-18 15:58:28 阅读 9838

第9课《泉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第一自然段的段式并学会迁移,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4.能通过对文本学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题。

1.谈话导入:我们中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也有许多著名的城市。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题目来考考你们。

出示:日光城重庆。

冰城拉萨。羊城哈尔滨。

泉城广州。山城济南。

古城南京。石头城北京。

2.这些城市中,你去过哪儿?那儿好玩吗?能否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象。(生自由发言)

3.评价:有些地方虽然去过,但同学们还是说不清这些地方的独特景致。今天,我们一起到泉城济南去看一看,领略一下泉水的景象,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的?

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评价:你读的泉水很清澈、活泼、有气势……

二、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范读,回答问题,现在你知道济南为什么又叫泉城了吗?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读课文,正音:

济南大约一亩汇注悬崖组成昼夜吊桶粗细三堆拎到

趵突泉晶莹剔透喧腾。

2.交流有不懂的和不理解的。

3.你知道课文中介绍了几种泉吗?

四、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泉奇异的美,体会表现方法。

1.课文描写的泉水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

2.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指名读)

3.在这段课文中四个字的词语特别多,大家能否把这些地方读好?

出示: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多人次有滋有味地读课文,以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朗读)

4.听同学们一读,老师似乎已来到了泉城,亲临其境,泉城的泉水是怎样的?你从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5.交流:泉水各具形态,让学生想象描述,体会奇丽)

6.作者笔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这种美展示出来的呢?

学生交流,有这几点要让学生体会到:

1)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前半句是事实描写,后半句是想象。

2)描写有序,写了形、声。

3)运用了对比:

水势大的、猛的——水势缓的、柔的;声音低的——声音洪大。

7、作者用凝练的语句,生动的比喻向我们展示了泉水的独特魅力。济南有七十二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趵突泉了。你对什么泉最感兴趣,在你的想象中,这些泉应该是怎样的?

生自由想象,交流。

8、这些泉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三、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作者生动的描绘后,我们不禁为泉城的泉水感到惊讶。在这一段内容的表现手法上,你有什么收获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1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写一段话,用上“有的……好像……”

第二课时。一)导入。

1.为什么称济南为泉城?

2.出示句子:“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3.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复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济南的七十二泉天下闻名,这些泉有什么特点呢?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课件出示】这些泉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听起来有的听起来。

指名填空。全班有感情齐读这一段。

三)新授:一、学习趵突泉。

过渡: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些景点,去一饱眼福吧!你们知道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名气最响的是哪个泉吗? 板书:趵突泉。

1.想不想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趵突泉的**。

3.问:看了趵突泉,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

4.自由读第六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

1)趵突泉的位置在哪?

2)它有什么资格名列七十二泉之首呢?

3)同学交流:

a、大—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评价:泉池真大呀!)

清——清到什么程度呢?真是清澈见底!(评价:池水真清呀!)

美——如同三堆白雪,洁白无瑕,真美!(评价:平地喷出三堆雪,这泉真美呀!)

板书:大清美。

b、现在再来看看这段文字,除了大、清、美,你一定还感受泉水是怎么流动?(评价:“咕嘟咕嘟”水从泉眼里往上冒)

c、指导看图:

泉眼是什么样的?

出示: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交流:

1.泉眼大泉水多。2.

流动的声音“咕嘟咕嘟”3.抓住“冒”板书。像图中这样,泉水又多流动的又湍急,所以文中就用“冒比喻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看图体会它们之间颜色和形状的相像。)

正是因为泉水跳跃奔突,喷涌不止,所以叫趵突泉。“趵”字就是涌动、跳跃的意思。(板书)

d、指导朗读。

4)指导背诵。

a、老师范背,学生看图想象。

b、学生看图,同桌相互背诵。

c、根据**和板书中关键字词,老师引背。

5)相传康熙帝南巡时,见过它,在尝过它的甘甜之后,特地赐名为“天下第一泉”。它不仅在七十二泉中位居第一,而且在全国也位居第一呀!

6)小结学法:【课件出示】

a、读这一自然段。

b、想像泉的位置在哪?

c、泉的特点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二、根据学习趵突泉的方法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趵突泉的风采,可算大饱眼福了。古人说:举一反三。最好的学习莫过于掌握方法,熟能生巧。请你自己根据学习趵突泉的方法学习第2—4自然段。

并填空。1.生自学,同桌交流,师巡视。

2.指名交流。

根据学生的选择,分别学习相应段落。

1)珍珠泉。

在描写珍珠泉的这一段,写出泉水特点的是哪句话?

课件出示**,学生谈感受。

出示: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对比“趵突泉”的泉眼。珍珠泉的泉眼像什么?(珍珠)

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描写珍珠泉泉水的流动?(涌)

像珍珠一样,泉水又柔又缓地流动,文中就用了“涌”字。

出示: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a、读句子,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神奇?

指名说说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的意思)

珠串一会儿聚在一起,有时又分散开,仿佛珠串落了满地;有时又断断续续,有时上升得很慢,有时则快,真是变化多端啊。

b、还神奇在:(拎) 为什么?

体会“拎”字用的传神。

谁愿意来做做拎的动作?

你拎出来的泉水会是什么样的呢?

c、指导朗读。评价。

d、这一段写得那么美,想不想把优美的语言背下来。

指导背诵。过渡:古人曾用“百尺珠帘水面铺”来形容珍珠泉,文中还有谁为我们介绍其他泉。

先填空。2)五龙潭。

这个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泉多)

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的(汇注:汇合流入)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

想象“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名字的由来。

齐读这一小节。

3)黑虎泉。

评价:你了解了它的源头(它的源头也很特别)!我想黑虎泉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a、(插图)你看,这就是黑虎泉,泉水不断地从老虎口中喷吐而出(出示词:喷吐),感受到了泉水怎样?(很急,流势很猛)怪不得(水声喧腾、昼夜不息)(读词)你会用第一自然段学过的句子说说黑虎泉的水声吗?

虎啸狮吼。

泉水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出,水声喧哗,水势凶猛,如同虎啸狮吼。

如果说珍珠泉如同秀丽的女子,拥有千姿百态的珍珠饰品,那黑虎泉就如同一个健壮的男子汉,有用不完的活力。

b、让我们一起感受黑虎泉的气势,黑虎泉的永不停息!

齐读。4)完成课后第四题。

a、出示四句话。

b、指名读。

c、指名说说加点词语的不同。

d、总结:文中准确地运用了这些词语,生动地描绘出每个泉水流动的特点。我们今后写作文中也要仔细比较,正确使用动词。

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济南的泉水中最出名的四大泉,以后同学们有机会去济南,千万不要错过了这四大名泉哦!

板书设计:9、泉城。

珍珠泉神奇涌。

五龙潭泉多汇注。

黑虎泉水声喧腾喷吐。

趵突泉大、清、美冒。

教学反思:备课时《泉城》时,我认真研读了课文。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写作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形象地写出济南泉水的姿态各异及其中的盎然情趣。

全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总分层次清楚,无论布局谋篇,还是文字运用,都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好教材。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学习本课语言最有效的途径。

针对本课特点,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突破:

1、抓住重点词,赏析品味,反复玩味。

词语作为文章的基本单位,对词语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课文的重点词,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抓住重点词,既能统领全文的理解感悟,又使语文的阅读训练有了落脚点。

在欣赏四大名泉时,抓住理解 “涌”“汇注”“喷吐”“冒”这几个动词,体会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声喧腾”、趵突泉的“大、清、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对照等方式,进一步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感受泉城的魅力。尤其是在处理“涌”上更下功夫,学生在比较了“涌”和“冒”的不同后,我出了填空题:

泉水从地下往上___地涌。学生在反复玩味中,领悟了涌的内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泉城》导学案教学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 泉城 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 泉城 导学案教学案。7 泉城。一 导航台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家家泉水,户户垂柳 同学们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地方吗?对了,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篇课文介绍了泉城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济南泉水的奇丽,抒发作者热爱美妙...

四年级上册第9课泉城

9 泉城。一 泉城简介。1 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济南市的别称。2 因 家家泉水户户垂柳 有著名的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风光而得名。3 气候属暧温带,四季分明。著名景区为千佛山 大明湖和趵突泉等。二 济南的泉水。1 济南素以泉水众多 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据统计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个天然泉,在国内外城...

四年级书法上册《第9课

第9课立刀旁单耳旁。一 教学目标。1 初步掌握的 立刀旁 单耳旁 书写要领。2 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3 认真书写例字,写得正确 端正,比例恰当。二 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2 新课指导。1 出示立刀旁和单耳旁,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2 自读书写立刀旁和单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