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发布 2020-09-18 03:44:28 阅读 8020

班别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1.积累“瘫痪、憔悴”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母亲的形象。

3.初步理解母子之间的浓浓深情,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瘫痪沉寂憔悴整宿( )

xù( 叨 wān( )豆 cǎi( )扁 jué( 别。

2.根据原文,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故事内容。

二、理解课文。

(一)初步理解。

本文以“看花”为线索展开叙事和议论。文章三次写到“看花”,其背景和结果各不相同。阅读课文,填写下面**:

二)深入理解。

三、拓展阅读。

一)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二)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得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

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

三)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

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四、推荐书目:

史铁生《我与地坛》

《病隙碎笔》

《务虚笔记》

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班别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1.积累“瘫痪、憔悴”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母亲的形象。

3.初步理解母子之间的浓浓深情,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瘫痪沉寂憔悴整宿( )

xù( 叨 wān( )豆 cǎi( )扁 jué( 别。

2.根据原文,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故事内容。

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故事。

二、理解课文。

(一)初步理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会读会写 髻 镶 藻 贮 等生字。2 理解和运用 响晴 温晴 设若 贮蓄 空灵 澄清 清亮 等词语。3 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能力目标 1 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2 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3 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蝉 导学案。文海拾贝 你会为一片山影的苍翠而欣喜,你会为一朵玫瑰的嫣红而痴迷。你是行走于岁月河畔的纤夫,有着自己对生命的诠释。学习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 学习托物言志 先抑后扬的写法。学习重点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散步。教学目标。1 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仔细揣摩一些语句展示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温馨和细节的动人。3 体会作者通过几个细节的描绘,来展示一家三代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重点。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露出浓重的 爱 整体感悟课文。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