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8个词语,整体感知柳树的神奇。
一)认识一株柳。
1、出示**:这是我们都认识的树:柳树。2、板书:一株柳。
3、你了解柳树吗?(教师出示柳树简介学生介绍)所以说它是一株——出示第一节,齐读。4、这儿也有一株柳树。出示文字:第五自然段。
5、指名读。
6、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
交流:扣住"两合抱粗"板书:粗壮(练读)
百十余平方米"结合教室长7米,宽6米)板书:高大(练读)"绿得苍郁,绿得深沉"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绿?板书:苍绿(练读)7、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棵树!
8、补全第5段的文字,教师接读: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这生命颜色为何如此独特?(高寒和缺水锻铸)理解:锻铸(2)众所周知,柳树生长在温润潮湿的江南,而这棵树又为何面临着高寒和缺水呢?
(它在青海高原上)出示:青海高原资料,学生介绍9、补全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
10、齐读课题。
师:面对高寒和缺水,它居然长得这么好。这是一株--(出示第二节,生齐读)(板书:神奇)
过渡:这株柳,它生长在一片怎样的天地中,我们待会讨论,老师先来检查预习情况。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词,读词所在的句子理解词语。2、读难读的句子。
3、过渡:回到刚才老师提的问题:这株柳树生长在一片怎样的天地中?(三)感受青海高原。
1、轻声读3-4自然段,画出作家陈忠实眼中描写青海高原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联系课文,谈谈你眼中的青海高原?扣句:
1)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的、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a.学生谈感受b.出示边塞诗词,配乐自读感受。
c.指名选择读诗句,谈感受,体会青海高原的悲壮、苍凉。
2)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a.学生谈感受b.扣住"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板书:唯一3、这是一片怎样的荒原啊!出示**,齐读两段话。
4、是啊,这苍茫、悲凉的土地,怎适宜树木在此安家落户?但恰恰是在这片土地上,偏偏有一株柳树,一株只适宜在--江南生长的柳树,一株--(指板书:高大、粗壮、苍绿)的柳树。
所以说这是一株(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那么它的神奇究竟在哪?我们下节课再讨论。(四)作业1.
积累好词佳句。
2.搜集关于柳树的古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高大粗壮苍绿。
一株柳唯一神奇。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3 初读课文,利用课题,理清文脉,重点感受青海高原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4 指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初步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表现出来强大的生命力。5 指...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砚池河九年制骆明涛。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3 初读课文,重点感受青海高原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4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想象能够初步感知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教学重点 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感...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设计。吉利希望小学孔鹏鹏。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地将课文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2 能通过联系上下文 借助工具书或以和同学合作的方式学会本课的新词。3 能初步感知青海高原这一株柳的形象,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教学重点 能正确 流利地将课文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教学难点 在正确 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