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一、 课标。
一) 课程内容标准。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二) 课标具体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
2、通过**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科学求知精神。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会用正确的地理术语表述地球的形状。
2、 结合**,会用科学简洁的语言讲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3、 会用相关数据比算描述地球的大小。
难点:1、 结合**,会用科学简洁的语言讲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 会使用地球仪,并观察辨认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三、学情:一)**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及表面积:95%学生能够掌握。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85%学生能够掌握。
3、使用地球仪并观察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建立地球空间概念:65%的学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用地理专业术语描述地球形状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会用准确的地理术语描述地球的形状。
2、通过****资料,能简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学习古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及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会使用地球仪,并观察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并使其建立地球的空间概念。
五、教学过程设计。
构建动场】课件出示地球的**及相关的动画,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大小。
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及过程。
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的图1.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让学生进行小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体过程,并说出地球的形状。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1)让学生先从字面意思来说明“地球”,从中能够得出的地球形状的结论是什么?
2)展示地球卫星**,使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3)向学生提出人类认识地球是球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哪几个过程?让学生复述出来。
总结:天圆地方 →根据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
活动策略:此部分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展示为主。
活动评价:通过让学生读图,同位间相互检查、纠正,使全部学生能够记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地球形状。
承**提出问题: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说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吗?
交流**】对应教学目标2
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例子还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先进行讨论,说明,可以让学生阅读地理图册的相关内容。然后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给予合适的评价与点评,同时给出例证进行说明。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b.(事例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站得高,看得远。
承**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活动二:地球的大小。
活动目的:通过读教材图地球的大小” 及课本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来加深对地球大小的认识。从而最终达到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表面积和赤道周长。
对应教学目标3。
活动程序:1)让学生读数: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根据课本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认识地球的大小。
活动策略:此部分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展示为主。
活动评价:通过让学生读图,说出数据,同位间相互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记住描述地球大小的这一组数据。
补充: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大小。
提出问题:比较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分析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吗?
让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总结: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承**地球那么大,我们研究起来肯定不太方便,那怎么办呢?人们为了研究方便,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仪。
活动3.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交流**] 对应教学目标
用现实现象或事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学生积极回答后。
总结1、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活动4:读图认知。
出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让学生自行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名称,并同桌之间进行相互的检查与熟悉。同时根据给出的**了解这些点和线,并进行小结。
总结2: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1.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2.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3、地球仪和实际的地球形状也不完全一样。
综合建模]一、地球的形状及大小。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3、地球的大小:用最大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来说明。
二、地球仪。
六、教学评价 (课堂作业)
3、填充图册,第二页。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南县城郊中心学校教学案。课题主备人。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审核。授课年级班级。课型。c1001,c1002 复习课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合作研究经度 纬度的划分规律,确认经度 纬度的读写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地球仪,能利用经纬网确定地表任意地理事物的方位。至少能说出几处经纬网在显示生活中的应...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德兴一中王丽仙。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2 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对真理勇于探索 深入钻研的精神 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 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