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8-23 07:45:28 阅读 1546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合作、**,感悟的学习过程,在操作中体验圆的本质特征。

2.培养学生操作,想像,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文化,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圆的本质特征,及其应用原理。

2.教学难点:体验圆概念图形的属性,感悟圆定义中的集合与极限思想。

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平面图形圆。对于圆,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圆是最美的平面图形?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形?圆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积极表扬鼓励)

师:同学们真有想法!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希望上完这节课后能对你有所启发。

师:这么多的平面图形,凭什么说圆就是最美的呢?但圆还真是有些与众不同,你发现了吗?

生:圆没有角。圆没有顶点。其他图形的边都是由几条边围成的,而圆只有一条边。其他平面图形的边都是直的,而圆的这条边是弯曲的。

师:是的,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它没有角,没有顶点。是不是就因为这样就能被称为最美的平面图形呢?请看这是什么图形?生:椭圆形。

师:椭圆有角吗?有顶点吗?是不是由曲线围成的?那它为什么不是最美的呢?可见圆的背后一定还隐藏了什么奥秘!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学生感兴趣的原发性的问题能真正使学习的个体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由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名言引入,使学生产生了强烈质疑,由质疑引入与其他图形的对比,既是一个复习也更好地凸显了圆由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认识上的飞跃。

椭圆的引入,又与学生的直观认识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将学生的思维由浅显的表象观察引入到圆本质特征的**。】

二、情境引入,**体验。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多**出示钟表图)生:时钟或表师:它是什么形状?生:圆形。

师:谁能上来指一指你看到的圆形,(引导学生发现指针端点行走的轨迹也是圆)实时表扬孩子们的表现。

师:生活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数学的秘密,当生活的场景渐渐退去,你还记得它的影子吗?

生:这个点是钟表的中心,这条线是秒针,另一点是秒针移动的端点。

师:我们要研究圆,就要画一些圆,而指针旋转时,其端点行走的轨迹就是一个圆形,可它却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你能想办法能找到这些轨迹吗?

师:(多**出示作业单要求)

1、请大家用直尺准确的找到指针移动后的位置。2、怎样才能使所画的图形更接近圆。生:

依据作业单上的要求完成作业。师:巡视指导,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

师:1、对比三幅图你有什么想法。2、怎么做,他就越来越接近圆了。

引导学生说出:由中心点画出长度相等的线段越多,另一端点就越接近圆)

师:回顾刚才的过程,大家看随着点的增加,图形有什么变化?什么没变?如果继续增加点的个数呢?请大家大胆想一想,如果继续这样找下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生:变成圆(找学生说圆是怎么形成的)

师:多奇妙的变化,方竟然慢成圆了,谁能再来说一说,圆其实是怎么形成的?

生:当点越来越多多的连成一条曲线的时候,就是一个圆了。师:

同学们,其实你们刚才的理解已经非常接近数学上对圆的定义了,现代几何上对圆是这样说的: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2、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

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是不是跟大家的理解非常接近了?

师:这个定义不要求大家去怎么记忆,它太复杂了,我只是为了说明大家太棒了。而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墨子。

他用极其精炼的语言给圆做出了精准的定义,这个定义比欧洲早了100多年。圆,一中同长也。

师:你知道什么叫一中吗?(板书:一中)生:圆的中心点。

师:一中就是指圆有一个固定的中心,数学上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同长是什么意思?哪儿到哪儿的长度相等?

生: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如果说不出来可以指一指)师:

我们把从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板书:半径r)其实在同一个圆里还有一种线段也是同长的,你知道吗?

(生说或者指一指)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任意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板书:直径d)在这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

(板书:无数条)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板书:

直径=2r)那半径的长度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板书:半径=d)

设计意图:生活是数学的原型,但数学中的生活情境是要为教学服务的。根据圆的几何定义,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旋转,另一个端点旋转一周的轨迹就是圆。

而钟表这一生活场景极具地气,具有强大的活力,又极好地蕴含了圆的几何定义,经抽象后便集成了学生需要认知的“圆心”,“半径”,“直径”,“旋转”,“轨迹”等教学要点,借助生活的直观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是学生学习圆这一概念图形的必要手段圆概念图形的属性决定了圆的认识中具有高度抽象的无限思想、集合思想。

对小学生来讲,“无限“只能通过”有限“的反衬加想象来实现,因此,用直尺画圆便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操作中逐渐体验到圆是无限个点的集合,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找点的过程能真正认识到圆的本质特征:一中同长。】

三、应用练习,文化拓展。

师:到这里我们对于圆,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让我们行动起来,利用圆规尝试着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师:请同学上来演示用圆规画圆的步骤?第一步怎么做。

第二步怎么做。最后呢?在画圆时有没有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我有个问题,同样的画法,同样的作业单,怎么两个圆位一个在这里另一个却在那里呢?(旨在引导学生说出圆心在不同的地方---突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大小为什么也不同呢?(引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板书:

位置、大小)。

生:介绍。师:圆在生活中也有着大量的应用。请观察这个图案,你觉得他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

生:披萨,桔子,轮胎……。

师:有一位同学跟老师想到一起了。几千年来轮胎的用料,工艺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形状却从没变过,为啥就不能换成这种模样呢?

生:会心地笑。

师:你坐过这种轮胎的车子吗?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学生动作表演)

师:那你能不能说一下,圆形的轮胎为什么运行的平稳呢?而其他图形却没有这样的特性,(旨在引导学生说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半经相。

等或者一中同长,而其他图形没有这种特性)现在你知道圆为什么被评为最美的平面图形了吗?

师:其实不光在中国,在世界人民的心里,对圆都是十分认可的,国际上有种会议,开会时把桌子排成圆形,代表向着同一个目标,平等,开放,包容这种会议就叫圆桌会议。圆美吗?

设计意图:轮胎,这一抽象后生活现象的回归能够使学生更加理解数学,也能更加理解生活,体验“数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数学的美”到“生活的美”再到“文化的美”,直与曲的再次对比,既回扣了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期盼能够改变小学生对数学“冷”,“硬”的印象,体验数学的柔软】

四、激励评价,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因为毕达哥拉斯的一句话,引领我们领略了圆数学的美,现实的美,文化的美,其实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话,是在立体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是什么?你知道吗?

给大家点提示,这种图形也是一中同长的,只是它是在一个空间中一中同长。大家课下去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圆 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 了解圆的特征 掌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 面积 圆柱 圆锥等知识...

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 课堂实录。一 从生活现象出发,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带来一 片,我们来一起看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生 马车 自行车 小汽车 飞机。师 这些都是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无论从形式还是性能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样没有变,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了?生1 我发现轮子都是圆的。师 你真有数学眼...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圆 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 操作 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 折 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三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