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琥珀》北师大版

发布 2020-07-29 23:52:28 阅读 5851

《琥珀》教学设计。

2、基础知识目标: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理解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学情分析。

六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从物质单元中获知晶体的概念,能说出晶体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固定形状,但对于非晶体的接触甚少,只从课堂的拓展中稍有了解像松香、琥珀、珍珠之类的并不是晶体,但并未观察和认识过。另外,六年级学生对于昆虫琥珀有着浓厚的兴趣,具备酒精灯使用、精细操作等动手能力,对于制作昆虫琥珀有着浓厚的兴趣,故在了解虫珀的形成原因后,制作一个虫珀能帮助学生深刻虫珀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琥珀》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琥珀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琥珀》,老师这儿有一些**,请同学们看看画的是什么?(琥珀)

介绍琥珀:琥珀晶莹剔透,色泽娇艳,深受世人的欢迎。琥珀实际上是地质时代中植物树脂经过石化的产物,是4000万年以前的松树脂化石,是一种保存完整的实体生物化石。

琥珀,珍珠和珊瑚为有机宝石。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那么,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

学生提问:1、琥珀是怎么形成的?

2、这琥珀里为什么会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师:读了课文《琥珀》,你们就能解答这些问题了。二:新授。

一)老师范读课文。

1、课文里有这样一个生字,(课件出示“推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那什么叫推测呢?(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课件出示)

2、请大家思考文中哪地方是“已经知道”的事?哪些地方是“不知道”的事?(生边读边想)

这块琥珀的样子是已知的,而它的形成过程和条件却是未知的。)3、我们先来讨论已知的,请大家结合书上的插图,想一想,这块琥珀有什么特征?(生答课件出示)

a:它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b:这块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两个小东西。

c:我看到这两个小东西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二)教学琥珀形成的过程。

1、我们已经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了,但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作者推测出了一个故事,大家都看过故事了,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看到这个有趣的故事,我知道了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我懂得了透明的琥珀里的两个小动物的来历)

2、大家发言很积极,但讲的不够具体。请你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a:想想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b:这块琥珀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c: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可以四人一小组讨论。(生讨论)

3、你觉得要想知道琥珀形成的过程,必须先弄清什么?(必须。

先弄清琥珀形成的条件)

那琥珀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生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a:松树林b:炎热的夏天。c: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d:时间的巧合。(随机出示)e:松脂继续滴(学生活动)

生: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热。

生:夏季也有阴天、雨天,我认为还得补充有阳光,而且强烈。师:为什么?

生:阳光不强,松脂可能渗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师:有道理。

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各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学生活动)生:有三处:1

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气温的变化通过“暖暖”、“火热”、“热辣辣”可以看出来。

师:对。阳光热度的变化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遇不幸作了铺垫。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生:苍蝇必须飞在松树上,只有松树才有松脂。

生:我认为必须发生在松树林,而且必须落在一棵老松树上,因为树多,才会有多年生的老树,只有老树才会掉大滴大滴的松脂。

师:有道理。板书:松树林还有呢?

生:不凑巧也不行。必须是蜘蛛刚扑到苍蝇身上,“吧嗒”松脂滴下来了。

师:找得准。那么,请大家想想,假如不是这么巧呢?

生:如果不是这么巧,就不会形成这块琥珀。比方说,蜘蛛猛扑过去,把苍蝇吞了,大摇大摆地走了,松脂才滴下来,就不会有这颗奇异的琥珀了。

生:要是蜘蛛刚把苍蝇吃了,还没来得及逃,松脂就滴下来,虽然包住的也是两只小虫,可人们只能看到蜘蛛了。

生:假如蜘蛛正要扑过去,可掉下来的松脂已经把苍蝇包住了,那蜘蛛决不会自投罗网了。

师:大家设想得都有道理。由此可见,作者在推测过程中已经把各种可能都考虑到了。还有必需条件吗?

生:有。我看“松脂继续滴下来”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师:我看可有可无。一大滴已经把它们包住了呀!

生:必须有,如果就那么一滴,俩家伙目标一致,没准儿还能挣扎出来。

生:如果不重重包裹也许形不成球,球太小了,也许经不起几千。

年几万年时间的腐化、风化。师:讲得好。

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必需条件都找到了。作者对它们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找找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学生独立赏析课文)

生:“展开”、“飞舞”、“穿过”、“飞进”这几个词,把小苍蝇的快乐劲儿写出来了。

生:暖暖的天儿,香香的味儿,这么好一个环境,难怪它出来到处飞。

生:苍蝇歇的时候,用了几个动词:伸、掉、拂拭,一看就知道它丧失警惕了。

生:“飞累了”这句很重要,只有累了,睡得才香,哪还会防备有蜘蛛要吃它。

生:“身上粘满了灰尘”是作者根据琥珀里“两只小虫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推测出来的。

生:作者把蜘蛛写活了,“慢慢地”、“小心地”简直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生:前三个小节衔接得非常紧,太阳暖,苍蝇才会出来飞,闻到香,才会飞进松树林,飞累了,想歇会儿,它歇了,蜘蛛乘机想吃掉它。

生:“乐极生悲”也许有点道理,这两个家伙,一个美得想歇,一个馋得想吃,哪能想到大祸就要临头呀!

生:“刚好”这个词用得好,说明事情发生得太巧了。

生:“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想美餐了”这句话很幽默,这两家伙太可怜了。……

师:讲得真好。看来,大家对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了解清楚了,请你们根据课文内容,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推理把松脂球的形成过程复述一遍。(生说并评议)

4、松脂球形成了,那么松脂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一读第10——12自然段,想一想松脂球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化石。)(课件出示)(学生边读边想)1、时间漫长2、陆沉水漫3、松树腐烂。

4、泥沙掩埋(随机出示)

5、这块琥珀被埋在泥沙里,后来是怎样被发现的呢?(风吹浪卷到岸边,孩子踩着后挖了出来,孩子的爸爸认出这是一块琥珀。)渔民看到这块琥珀,为什么说“这是很少见的?

(一块琥珀包裹两只虫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现出了这块琥珀的不可多得,极有价值。)

我们再一起来读读最后的一个自然段!(生齐读)

6、整个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现在同学们都了解了吗?这个故事你喜欢吗?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12自然段)(学生自由说,师联系单元主题“生命”点拨)

7、总结全文。三:布置作业。

1、同学们,请大家在课后根据课文的内容,再加上你自己的想象和推理把这个故事告诉你的好朋友或者讲给你的父母听。学生互说故事)

2、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把你的想象写出来。板书设计。

琥珀。顺序:想──发现──推理。

形成)(化石)(价值)

化石形成:一万年夏天树林松脂裹小虫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琥珀》北师大版 4

小学六年级语文 琥珀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琥珀 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称科学小品文。作者由一块稀世珍宝琥珀,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推测并再现了这块少见的湖泊的形成过程。文章布局严谨,语言细腻形象,逻辑推理严谨,条理清晰,极适于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掌握写作技巧。真实与想...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2《琥珀》北师大版

琥珀。教学内容 学习 琥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及特有的价值。学习本课的生字 新词。二 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感悟课文内容。三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理解...

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琥珀教案

琥珀 教案。教材分析 琥珀 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由一块稀世珍宝琥珀,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推测并再现了这块少见的琥珀的形成过程。文章布局严谨,语言细腻形象,逻辑推理严密,真实与想象相结合,使文章具有神奇色彩。教学时,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真实情景的描写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