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发布 2020-07-28 21:47:28 阅读 9986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主讲:李梅。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九州大地神奇秀的山水名胜。投入地阅读,课文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享受自然,获得乐趣。《北京的色彩》从秋天的树林和城市的建筑两个方面入手,细腻地描写了北京的美景,唤起我们对首都的无限向往与热爱;《我的百草园》文字朴实,风格清新,细品词句,令人唇齿留香,作者而是在百草园玩耍的乐趣,另我们羡慕不已;《七月上天山》似一幅浓墨重彩的风光图,七月的天山美,美在水清、林幽、花繁,而文章的语言美,美在绝妙的比喻,细致的描写,情感的渗透;《鸟的天堂》更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地展现了南国榕树“独木成林”的奇妙景观。

学习这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用心感受奇妙的山水风光,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以获得情感的愉悦,精神的享受。要在品词赏句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和谋篇布局的特点,并试着进行一些小练笔,为完成本单元的习作做好准备。

在《积累与运用》的“温故知新”和“词语拾趣”中,仍要注意积累语言,发现规律;“互动平台”则侧重于交流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提示我们在课文的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一知识点,然后利用“互动平台”进行梳理归纳;“习作百花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表达技巧和积累的美词佳句,描绘一处喜欢的风景,做到读中学写,学以致用。

1、北京的色彩。

北京,在每一位炎黄子孙心目中都占用重要的地位,歌颂北京的文章数不胜数。本文独辟蹊径,从“北京的色彩”这个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北京的美好,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课文先用“壮丽而辉煌”五个字写总体感受,然后从层林尽染的秋林和风格各异的建筑这两个方面,以细腻的刻画,展现了北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语言优美。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词句,体会感情,积累语言。

本课的重点在“色彩”,要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体会北京的特点,收到情感的熏陶。

2、我的百草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是鲁迅先生42岁时“只剩下了回忆的时候”用一颗童心去回忆的童年生活。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的比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情趣,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损害。教材节选了这篇散文的前半部分,该部分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开篇“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缓缓开始了深沉的回忆,接着用新鲜好奇的语气描述百草园的美丽景致,后来又眉飞色舞地描述捕鸟的经历。讲完了百草园的乐,叙述人的语气一转,变得沮丧起来: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埋怨、疑惑、自责、懊悔都没有用,只好满腔遗憾地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在描写时以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在对春天的百草园的描写中,作者不露痕迹地使用了许多技巧,显得浑然天成:一是罗列了学多事物,到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两个“不必”是简略列举,表现了百草园的景象繁复多变,美不胜收。“单是”之后,重点表现了儿童的探奇欲望。而是观察角度的不断变化,动态静态描写得错落有致。

作者手中的笔引导我们的目光从地面上的菜畦向上望到空中的桑葚,再由树上的蝉鸣落到菜花上的黄蜂,又随云雀直射上云霄;而泥墙根一带先介绍动物再说植物。三是描写层面各异,用词简洁形象。文章从颜色、形状、声响、体态、动作、味道等不同方面描写事物;用“碧绿”“紫红”“肥胖”休息菜畦、桑葚、黄蜂;用“鸣”“长吟”“窜”“伏”描写动物的声响和动作;用“光滑”“高大”“缠络”形容静物的外表形状;用“肥胖”“臃肿”表现体态;以“低唱”“长吟”“弹琴”再现百草园的静谧和动物们的安详自由;“又酸又甜”的滋味叫人仿佛正含着桑葚或覆盆子,满口生津。

学习冬天捕鸟部分则提示学生抓住动作描写,引人入胜,使平时无味的百草园也显得生机盎然,趣味无穷。

3、七月上天山。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读后令人有一种唇齿留香的感觉。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绘了七月天山与众不同的美。进入天山时,欣赏到神奇的雪山;往里走,领略森林的幽深;再往里走,满眼烂漫的鲜花。

在引导学生学习描写雪山、森林、花海部分时,要注意品味优美的词句,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要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感悟和体会七月天山不同寻常的美。

4、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西师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材分析

仁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年级 科目 语文 第一单元。主备人 李梅 执教人。年月日。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主讲 李梅。本单元将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九州大地神奇秀的山水名胜。投入地阅读,课文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享受自然,获得乐趣。北京的色彩 从秋天的树林和城市的建筑两个方面入手...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由 我们爱你啊,中国 郑成功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古诗两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示儿 及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组成。一。该单元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意蕴深刻集中。该单元精选的四篇课文集中反映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编排主旨。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有助于学生进行朗读 背诵 复述 ...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 学情分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阅读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单元教学采用已读代讲,已读促悟,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便利于学生准确的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在诵读与表达中,给学生情感熏陶,心灵的震撼。二 单元分析。本组课文以 热爱祖国 为主题,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