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安塞腰鼓》教案冀教版

发布 2020-07-18 03:28:28 阅读 9278

安塞腰鼓。

1.正确通顺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教学目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色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理清课文的条理。

4.学习课文1~4自然段,感受安塞腰鼓表演前的宁静、后生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诗意美。

感受安塞腰鼓表演前的宁静、后生们的特点。

教学先学提纲、ppt准备学情分析。

先学提纲】见《高效课堂》第14课。

1.学生课前预习工作比较好,大多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对于生字词,大多数学生能读准音,认清形,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欣赏安塞腰鼓表演**,说说感受。

2.《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

全文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衣。3.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4)感受捶鼓前的沉稳与安静。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检查预习效果,指读词语。

高粱骤雨酸枣树搏击战栗陌生茂腾腾咝溜溜流苏亢奋叹为观止戛然而止。

理解:“流苏、叹为观止”的意思,指名回答。指导“骤、搏”的书写。2.交流文中的长句。

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

预设: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3.说说安塞腰鼓给人的感觉。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交流:

事情发展顺序。

2.按照(击鼓前)(击鼓时)(击鼓后)的顺序把文章分成三段。3.小结。

第一段(1-4)写鼓响前的安静,一群茂腾腾、朴实、沉稳的后生准备着。

第二段(5-17)腰鼓表演时的热闹。第三段(18-20)鼓声停止后的寂静。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提示任务:在腰鼓表演之前,我们看到了什么,从中想到了什么?2.品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小节,圈划相关词语。3.展示交流预设:

一片高粱地”表演的舞台背景。

茂腾腾的后生”沸腾着生命的热烈,他们无华而茁壮,自然健康,积蓄激情,等待爆发。

咝溜溜的南风”“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的”腰鼓4.小结。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一幅广阔而恬静的场面,这里的静态描写为文章后面写动蓄势,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补充习题》第。

一、二、三题。

六上第四单元课题14.安塞腰鼓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子赏析。

教学目标。2.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3.感受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体会作者对人的旺盛生命力的赞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教学。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体会作者对人的旺盛生命力的。

重点赞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先学提纲、ppt【先学提纲】

见《高效课堂》第14课。

由于课文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也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因此学生学。

学情习课文时,缺乏形象、直观的感受,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分析文本语言,通过朗读来感受、想象,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让学生获得语感的体。

验。思考与调。

教学过程。整(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跟随作者去了解了安塞腰鼓,去感受了它的节奏,去体会了它的气势,去感悟了其中生命的律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安塞腰鼓的吗?

2.鼓响之前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后生)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你能用文中的语句来形容吗?

3.当这群茂腾腾,沉稳而安静的后生举起手中的鼓锤,那又将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安塞腰鼓》,去领略它独特的风采和魅力吧!

4.这安塞腰鼓深深地舞进了作者的心里,作者在大声地赞美它,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1)“好一个安塞腰鼓!”(课件出示句子)

2)这个句子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呀?请大家划出来。

3)确实,这句话在文**现了四次。那么,为什么要反复四次,这安塞腰鼓究竟好在**?这每一次的出现都在赞美些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去读一读第二段的腰鼓表演,看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

4)交流。板书:

舞蹈鼓声后生舞姿。

二、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子赏析。2.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3.感受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体会作者对人的旺盛生命力的赞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三、品读感悟。

细读课文第二部分,感受表演中的安塞腰鼓。a.壮阔的场面。

1.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舞蹈场面。你们看!(课件**舞蹈场面)

2.提示任务:你能找到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场面吗?

(板书:壮阔)3.自主阅读:

这真是一幅壮阔的场面,让我们也捶起这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的壮阔。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部分,看看哪些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把句子划出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4.学生交流体会,随机点拨。

a.“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1)“捶”:写出了后生们用力之大、之猛、之快。

2)“发狠”、“忘情”、“没命”:表现了后生们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忘我投入。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狂舞在你的面前。”(1)“百十个”:人数之多,场面之壮阔。

2)将“后生”比作“石头”:表现了后生们的身体结实,态度坚决,意志坚强,写出了他们狂舞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具有血肉之躯的人,也体现了他们的投入。

3)“狂”:写出了后生们力量之大、速度之快、气势之猛,超乎想象。c.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1)突出地使用了比喻、排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老师把这段话改写成这样的形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什么感觉?课件出示: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如果这样写,好不好呢?出示:那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那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那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那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那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请你反复读几遍,比较比较,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d.这诗一样的语言,富有节奏的鼓声,狂舞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怎能不赞叹——(齐读句子: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安塞腰鼓!

)e.“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1)找一找句子中的几对反义词。

2)腰鼓捶起来之前,空气是……,阳光是……,世界是……,腰鼓捶起来了,空气变得……,阳光变得……,世界变得……。这样的变化,全因为有了这——安塞腰鼓!这热烈而奔放的——安塞腰鼓!

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5.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激情飞扬的安塞腰鼓(齐读)。b.沉重的鼓声。

1.好一个安塞腰鼓,还好在这隆隆的沉重的鼓声!(板书:沉重)你们想不想听听这隆隆的鼓声?(1)课件**鼓声。

2)这是怎样的鼓声?你能用一些成语来形容吗?

2.提示任务: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他听到的鼓声的呢?你找到了哪些词句?

3.展示交流:“碰撞”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鼓声的力度。

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运用比喻,写出了沉重的鼓声清楚地回响在山崖之间,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强烈的鼓点。三个“隆隆”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音的效果。(1)这响声都传到了**?

(山崖,观众的心上)(2)你能读出这隆隆的鼓声吗?

3)这鼓声还传到了**,你能开动脑筋,完成下面的填空吗?(出示填空: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4.山崖在动,心在动,人在动,一切都因为这安塞腰鼓在动!这鼓声震撼山河,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不由得在心里大声呐喊——好一个安塞腰鼓!

c.元气淋漓的后生。

1.提示任务: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击鼓的后生!安塞腰鼓无疑是魅力四射、令人折服的,那击鼓的人呢?

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请大家读读描写后生的这一部分,看看这时的后生又是怎样的,圈出相应的词语?(板书:

元气淋漓)

2.展示交流:

1)“元气淋漓”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吗?(2)你是从**体会出来的?

震撼”形容力量强大,令人怦然心动;“烧灼”形容感情强烈,激情像火一样地燃烧着,让人深受感染;“威逼”形容气势磅礴,势不可挡。(3)你能读出这势不可挡的气势吗?

3.可以说,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这一群元气淋漓的后生。(课件出示黄土高原**)

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一片贫瘠,一片荒凉,在这儿,种不出充满生机的庄稼,这是一片沉默的土地,是那样的沉重而缺乏活力。他们吃的,是黄土高原上长出来的红豆角、老南瓜,这儿的人们,生活贫穷、落后,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他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

可是,当我们看到了这安塞腰鼓,谁都会鲜明地感受到……,谁都会惊异于……!因为这是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元气淋漓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旺盛的生命力,更是顽强的民族生命力!

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这样评价安塞腰鼓:某种意义上讲,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变成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出示朗读)读到这儿,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好一个黄土高原!

好一个安塞腰鼓!d.变幻的舞姿。

1.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那让人叹为观止的舞姿!看,他们舞起来了!(****)

2.自主阅读:欣赏了这变幻的舞姿,再请大家读读15~17小节,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完成下面的练习:

这是___的舞姿,这是___的舞姿,这是___的舞姿,这是___的舞姿,这是___的舞姿……学生自由想象。

3.看来这的确是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如此变幻的舞姿,如此使人拍案叫绝的舞姿,连山河也感到痛快,观众呢?怎能不陶醉其中,如痴如醉,浮想联翩,所以(引读)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4.引读16节。愈捶愈烈!

痛苦和……

5.真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壮阔的场面,好在沉重的鼓声,好在元气淋漓的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

这腰鼓声,展示了陕北人旺盛的生命力,传达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好一个安塞腰鼓!”文中足足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在修辞上叫做反复。它使语言有了不一般的韵律,形成了一种回环的气势,充分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一次大声的赞美:

“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略读结尾,升华主题。

1.鼓声戛然而止,引读: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2.“它”和“她”分别指什么?

3.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

4.耳畔的那一声渺远的鸡啼,似乎让我们们看到什么呢?(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五、总结。

1.总结:是的,鸡叫了,天亮了,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现在,安塞人民盼来了***“开发西部”的新契机,黄土高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正向着美好的明天迈进!我们的祖国,也正向着美好的明天迈进!六、检测完善。

补充习题》第。

四、五、六题。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9安塞腰鼓

集体备课教案。课题主备人。安塞腰鼓成员。课型阅读。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目标。2.通过读课文和课外阅读等,了解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3.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描写的安塞腰鼓表扬的场面和表演者的激情,接受民间文化熏陶。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和课外阅读等,了解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教学难点。朗读课...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安塞腰鼓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2 熟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2.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2 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即教学的重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教案冀教版

安塞腰鼓。原文。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 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