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如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本课“宫俸”、“造诣”、“落拓”、“峥嵘”等词语的大概意思。2、理解课文,体会郑板桥所画的竹和他品格之间的关系。3、背诵课文中郑板桥的诗。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讲讲郑板桥的故事,从中体会郑板桥的人格。2、欣赏郑板桥的《墨竹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郑板桥清正高洁、体谅百姓、关心百姓疾苦的、不媚权贵、安贫乐道的高尚品德。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郑板桥的人格魅力。突破方法:让学生多读、多想,互相讨论。难点:如何理解题目《墨竹如人》。
突破方法:欣赏《墨竹图,体会竹的特点与人物品格的相通之处。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欣赏《墨竹图,体会竹与人的相通之处。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从故事中归纳人物品格,在教师指导**会题目内涵教具准备:光盘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套用这种说法,是不是也可以说“画如其人”呢?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素以画竹著称于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板桥的故事,看看他画的竹与他本人的品性是否相似。
二、读文,练说。
1.复习在上节课我们欣赏过了郑板桥的墨竹画,板书:墨竹。
谁来说说他所画的画具有什么特点?从它的风姿绰约中体现了竹的什么品质?课文通过了哪些故事中体现了他的品质呢?
我们一起去读读故事吧!2.自读课文,准备复述郑板桥的故事。小组交流,比一比,看谁复述得更生动、全面。
3.练说,说说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从一()事中,我看出郑板桥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
话。学生相互补充、纠正、归纳:
勤俭谦逊,清正高洁,体谅百姓,关心民间疾苦,与百姓打成一片,不媚权贵,安贫乐道。
三、赏画,感悟。
1.出示郑板桥的画作—《墨竹》,引导学生欣赏画中的形象特点。
1)细长的枝干、突出的枝节、峥嵘的竹叶给人一种瘦劲、劲节的感觉。(2)挺拔细长的竹枝给人一种正直而又傲然不群的感觉。(3)随意舒展的竹叶显得潇潇洒洒,给人一种担荡从容之感。
(4)兰草与巨石的背景衬托出竹的高洁、清正与坚贞。
2.想一想,画中竹的这些特点与刚才所归纳的郑板桥的品性是否相似。让学生将竹的特点与郑板桥的品性人格对应、融合。3.真是画如其人啊!(在课题“墨竹”后面加上“如人”)
四写作指导。
五。廷伸拓展。
1.再欣赏几幅郑板桥的字画欣赏,再次感受画如其人,字如其人。2.竹正直谦虚,你想用什么方式去赞美它呢?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郑板桥的故事,感受到他独具特色的品性人格,还通过欣赏他的名画进一步感受他非凡的品性。课外,同学们还可以更多地去了解郑板桥。
板书设计:墨竹如人。
墨竹郑板桥。
风骨峥嵘劲节。
潇潇洒洒高志谦逊,清正高洁。
舒展自如虚心体谅百姓,关心民间疾苦不媚权贵,安贫乐道(竹)如其(人)
秋 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如人》教案1湘教版
墨竹如人 一 教学设想。1 先整体感知全文,了解文章大意。2 逐步剖析字 词 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3 深层剖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 竹 性的人格精神。二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6个生字,讲讲课文所写的郑板桥的故事,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2 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尝...
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教学教案
单元分析。墨竹图题诗 是本册课文八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岁寒三友,它选编了六篇课文介绍 岁寒。三友 松,竹,梅的名家名篇。其中前三首古诗 墨竹图题诗 苍松怪石图题诗 墨梅图题诗 为主体课。文,而 梅香正浓 竹颂 黄山松 为拓展阅读课文。他们同为写松,竹,梅,但体裁各异,笔法不拘一格。...
六年级语文教案 墨竹图题诗
墨竹图题诗。教材分析 这首诗以 竹 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 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 的气概。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