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说课稿。
一、课标对本单元内容的要求。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
1)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 加强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3) 加强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说教材编写的意图、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圆柱和圆锥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学内容均采用直观入手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实践来认识形体特征,并在掌握形体特征的基础上理解表面积的求法,通过变形和实验的方法得出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说知识结构网络:
四、说教法: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会推导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公式,认识“进一法”取近似值,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5、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条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2)圆锥的体积及简单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3)利用圆柱体、圆锥体等底等高条件下的关系解有关复杂的应用题。
三)、学情分析。
1)圆柱和圆锥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来认识圆柱和圆锥。
(2)本章知识操作性强,可拓宽学生的探索空间,加强在操作中对问题的思考。
(3)学生的好奇心强,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完成两次抽象的认识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和转化的思想方法,自主获取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3)及时联系生活、生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法:(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以“圆柱的认识与表面积”一课为例作具体说明: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出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各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重点突出圆的面积求解方法,并引出圆周长的求解方法。
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s =πr2,c=2πr或c=πd。
二、新课。1.导入新课。
教师手中先后拿一个长方体形的物体和正方体形的物体,提问:我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
教师出示例题图例:观察下面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2.圆柱的认识。
让学生拿着圆柱形的物体观察后,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认识圆柱体的外部特征以及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
总结: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曲面,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等等。
指出:(沿着这些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线)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柱体,简称圆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
指出: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体的几何图形。
(1)认识底面。
教师拿出一个圆柱体: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并且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教师指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在图上标出底面以及两个圆的圆心o)
同时还要指出:我们所学的圆柱是直圆柱的简称,即两个底面之间从上到下一样粗细,高垂直于底面。
(2)认识侧面。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使学生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
由此指出: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3)认识圆柱的高。
让学生看圆柱形物体,指出: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然后在图上标出高。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明白:圆柱的高有无数条,他们都相等。
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指出圆柱的两个底面、侧面和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师:我们认识了圆柱体,老师这里有一个圆柱形的容器,你们想一下,这个容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指导学生分析自己手中的模型,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师出示罐头盒,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再打开,展开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它的长宽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往的高。
教师:那么,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算一下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4.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教师边叙述边摸着圆柱的侧面演示给学生看,指出侧面的大小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例面积。)
教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教师:圆柱底面的周长就是底面圆的周长,如果我们知道底面的半径r和圆柱的高h
则:圆柱的侧面积:s=2πr h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5.圆柱的表面积。
教师:请大家把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教师指着圆柱的展开图,“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十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应用。教师:我们看过圆柱的展开图后,知道了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矩形,这样圆柱的侧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进而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下面我们就来实际应用一下:
教师出示例题4:一顶厨师帽,高 28cm,帽顶直径 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教师:这道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觉得该怎样求?(学生分组讨论:是求圆柱形的表面积,但是需要少算一个底面的面积)
教师:要计算做这个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我们可以用求解圆柱体面积的方法得到,那么,应该分哪几步?
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舍的。由此指出:
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人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题目。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课时,其中圆柱5课时,圆锥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圆柱和圆锥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鸦儿沟小学:胡建东。
2023年5月13日。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
i.负数 i 3 a.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负数 i 3 b.第一单元负数 负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i 6 ii.圆柱与圆锥 ii 8 a.圆柱的认识 ii 8 b.圆柱的表面积 ii 13 c.圆柱的体积 ii 15 d.圆锥的认识 说课稿 ii 19 e.圆锥的体积 ii 21 iii.第三...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说课材料
word可编辑。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删除。单位 晨阳路学校。姓名 郭盼盼。时间 2019年1月。六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以致跟不上,因此组织后进生参加教师有目的性的活动,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本学期我对培优补差工...
六年级数学下统计说课讲稿
1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实例 归纳出统计图处理数据的特点。2 综合分析,培养对统计图数据的真实性与敏感性。3 观察与研究,掌握获取信息的途径。四 说教学过程。一 温故铺垫 1 你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把你了解到的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展示给大家。学生举手答问,并补充 2 如果要统计我们学校一至六年级各班学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