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灰椋鸟。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随课文理解课文中词语,并进一步感受一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2、比较“好像……又像”、“似……如……”两个句式,认识分号的用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三、四、五自然段。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学习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思和表达方式。
5、在阅读理解的推进中,对“美与和谐”有自己的理解和发现。【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言说“美”。1、聊聊鸟。什么鸟最漂亮?2、介绍一种鸟:板书:灰椋鸟注意“椋”的字形与读音。
3、出示“灰椋鸟”**,聊聊灰椋鸟。资料卡:灰椋鸟:
别名:假画眉、竹雀等。
属雀形目,椋鸟科。体长约21厘米。通体主要为灰褐色,头部上黑而两侧白,尾部亦白色。
常结群栖息于树上,或旋翔于空中,整群飞动,叫声低微而单调。灰椋鸟虽与八哥、鹩哥同属一个科,但羽色晦暗、其貌不扬,故饲养的人较少。(这类资料卡的文字很简洁,往往抓住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来介绍。
从这段介绍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什么叫其貌不扬?)4、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灰椋鸟》。
这么不好看的鸟,有什么写头呢?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写过写鸟或者写动物的文章呢?觉得写得好么?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这不好看的鸟的。二、初读感知,发现“美”。1、检查自读,注意读准字音。
正音:翘首抬起头应和跟着唱扑棱棱。
abb式的叠词,有一部分按普通话的标准音调,是要变成第一声的,这跟北京的口语习惯有关。既然是习惯,就没有什么规律。同学们拿不住的情况下最好查查汉语词典。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随课文理解以下词句。
第1自然段:出示句子: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呢?
注意句子中的反问,其意思是灰椋鸟不好看。(板书:不好看)第2自然段:
灰椋鸟都没有出现,作者写什么呢?(林)第3自然段、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为什么是许多黑点?作者用“移动”来写鸟儿的飞翔,是否恰切?)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为什么要用“投”字?“投”字表现了鸟儿的什么样的心情?)第4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板书:闹林)
第5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什么?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什么叫观赏?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观赏?板书:好看)3、概括主要内容,回理文章的脉络。
课文一开始写“我”觉得灰椋鸟不好看,接着写因为灰椋鸟的电视录像而产生了去看的兴趣,再接着写去林场,亲眼目睹灰椋鸟归林前后的热闹的景象,最后作者的观点有了变化,觉得灰椋鸟好看了。文章欲扬先抑,写得有波折。)三、精读入境,感受“美”。
1、还是那些鸟,为什么会从“有什么好看”变得“好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刺槐林,靠近灰椋鸟,在文字里发现。
2、布置自由读课文第。
四、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灰椋鸟那些表现让作者感受到了美?在有关句段上做上记号,写写自己的感受。3、交流体会,分享“美”感。
(1)气势美(壮美)a出示句段: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整群整群”、“数百米长”、“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感受灰椋鸟归林的恢宏气势。)(2)情趣美(和美)b出示句段: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a什么是“倾诉”?你一般会跟谁倾诉心里话?b“呼唤”和“应和”(情境对话,师扮演灰椋鸟的父或者母,呼唤儿女,或者师扮演先回来的灰椋鸟,呼唤同伴,生扮演儿女或者朋友“应和”,借此理解“呼唤”和“应和”的意思,体会“呼唤”和“应和”中的情趣。
)教师引导注意句子中分号的用法。设疑:分号处能不能用句号?大组对读,男女生对读。
c作者这样写鸟,给你什么感觉?作者能听懂鸟语,是不是有特殊的本领呢?学生自由谈后,小结:
心中有爱,眼里有情,这些生命才有了灵性。鸟儿归林时的温馨场面,让人感受到一种美,一种和美。(3)姿态美(优美)c出示句段: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a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把灰椋鸟比作少女,“女子”为“好”,少女又是女子最美妙的年龄,“少女”合之即为“妙”。这少女穿着节日的盛装,翩翩起舞,是极言鸟之“好看”。)
4)活力美(健美)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a自由读,谈谈感受。b**录音。再读。
c这句话是怎么写灰椋鸟的叫声的?
打比方;句式整齐,又错落有致。出示诗歌排列的句子,一齐读。)
d什么是“俱乐部”?作者用这个词,说明她感受到了鸟儿怎样的心情?小结:
灰椋鸟如此快乐而活泼,这小小的鸟的身上竟有如此蓬勃的活力,作者在它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美,一种活力的美。四、注重勾连,创生“美”。1、出示句段: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我们选好了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这两个词的意思能不能换?为什么?
(“观察”是细细地看,看它的样子、形状、姿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所以用“观察”;“观赏”,好看的东西才能用“赏”,作者走进刺槐林,靠近灰椋鸟,那百鸟归林的恢宏壮观,那群鸟啾啾的温馨和美,那夕阳下联欢的喧闹热烈,一个个场面,怎能不赏呢?)2、读最后一段。
说说人、鸟、林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结:人造林,林养鸟,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家园,这就是一种大美,和谐之美。
17岁开始在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跟随父母驯养丹顶鹤。2023年,徐秀娟在东北林业大学进修结束后应聘来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她爱鹤如命,整天为鹤避暑、降温、驱蚊而忙碌,并成功地进行了越冬丹顶鹤孵化、饲养、驯养试验。
2023年9月16日,饲养场里的一只丹顶鹤飞散,徐秀娟为寻找这只飞散的丹顶鹤,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夜色笼罩的茫茫滩涂上寻找失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生命……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 教案。教材分析。灰椋鸟 的作者是徐秀娟,主要写了 我 和同伴一次在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重点生动具体地描述了 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及 鸟儿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 表达了自己爱鸟的心情,赞颂了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学情分析。学生对灰椋鸟不一定熟悉,课前可以先让学生查阅有关灰椋鸟的资料,或者通过课件...
小学语文六年级《灰椋鸟》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 26.灰椋鸟 教学设计 两课时 作者 杨德铸时间 2013 3 20 10 54 58 本站原创点击 15 26 灰椋鸟。教学设计 信大附小李少华袁飞。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3 5自然段。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2.学会本课4个一类生字,读准1个二类生字,认识2个多音...
小学四年级下册21 看戏教案
课题分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21 看戏1总课时。执行时间电教课时。月日。知识与技能 1 学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2 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充分朗读 讨论,在自读自悟中去感受那动人情景。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