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六单元备课

发布 2020-05-30 22:32:28 阅读 4713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第1课时总第62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20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黄鹤楼,故人,孤帆,远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文内容并想象画面,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在表达方法上的别具匠心。

课文重点全诗。

感情朗读训练点全诗。

读说结合训练点全诗。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熟悉诗句。

导语: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临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境界,一同见证两对好朋友的深厚友谊。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黄鹤楼,故人,孤帆,远影,”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文内容并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入题。

2、交流搜集的李白,孟浩然的资料。

二、 成果展示:

1、读诗文,矫正字音。

2、初步走进诗文,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整体把握诗意。

三、精讲点拨:

1、理解第。

一、二句诗:

1)找出诗人和朋友告别的地方。(出示黄鹤楼**)

2)**对照,理解“西辞”。(出示地图)

3)以烟花三月为切口,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阳春三月江南的旖旎风光)

4)分别时诗人和孟浩然将会有怎样的对话?(体会依依惜别的感情。)

5)为什么是下扬州?体会“下”字的用法。

6)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

2、理解第。

三、四句诗 :

1)诵读这两句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2)重点体会“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3)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是“孤帆”?

4)尽了得时什么?无尽的又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5)此时的感受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出示李白第二年写下的诗句:“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再次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五、系统总结:

这首诗没有写“执手相看泪眼,欲语泪先流”的伤感,而是将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寄托于江南阳春的美景之中,这就是大诗人李白的诗文特点,展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

六、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总第62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文内容并想象画面,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歌曲《送别》

回顾上节课,再谈送别。

二、成果展示:

1、读诗文,矫正字音。

2、再读诗,交流这首诗写了什么?

三、精讲点拨:

1、解题目,知作者。元。

二、使、安西。

指导写“君”

2、指读,指导据义定音:“朝”“舍”。

3、理解第。

一、二句诗:

1)渭城是指哪?

2)前两句交代了什么?(地点、时间、环境气氛。)

3)这两句的诗意。

4、理解第。

三、四句诗 :

1)阳关是哪?

2)体会“更”字的用法。

3)诗人会替朋友担心什么?他回怎样嘱咐朋友?他回怎样激励朋友?(体会朋友间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厚感情。)

5、带着感情再读诗,再次体会诗人表达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四、拓展延伸:

**《送别》。你想起了哪些有关送别的诗词?引导背诵。

五、系统总结:

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就成了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悲人们传颂至今。

六、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七、限时作业:

教后反思:第六单元第3课时总第64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21 搭石。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生字“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从而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义。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识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感悟,积累语言。

课文重点课文2——5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课文2——5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课文2——5段。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生字“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导语:《搭石》这篇文章是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如果你读了这篇文章,一定会有得到更多的启示。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标画在课本上。

谴责懒惰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绰伏下清波漾漾。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

理所当然谴责汛期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画出有关的语句,在课文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

2)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标一标,画一画。

3)学完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写一写。

第六单元第4课时总第65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从而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义。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2、出示**,这是在绿水掩映下,潺潺而流的小溪中的一排搭石。再读课题。

二、 成果展示:

1、检查字词。

谴责懒惰俗语伏下身子。

协调有序理所当然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精讲点拨:

1、指导书写“衡”。

2、联系上下文理解“谴责”。

3、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事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读文,读后交流。)

1)指名说什么是搭石。

2)没有搭石,乡亲们是怎样过小溪的?

3)齐读写搭石的句子。

4)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 过渡:在作者刘章爷爷的眼中,大师不仅是家乡人民的一种渡水方式,它还是一道风景。(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1)说说对“风景”的理解,看课文哪段给你留下了这种美的印象。

2)默读课文第三段,找到课文能让人感受到美的句子,划下来读读,用心体会其中的美。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读句子,说说美在哪,尝试朗读相应的句子。

2)驱遣想象,从文字中读出一幅画面,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试着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3)练习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

4)怪不得,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5、“乡亲们踏石而出,踏石而归,竟然走出了一道风景。他们是怎样走搭石的呢?

—“紧走搭石慢过桥。”

1)你怎么理解“紧”字?

2)为什么这样走?感受乡亲们的心中有他人和相互配合。

3)这是一道需要用心体会的风景,请大家用心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6、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看不见的美呢?默读自然段,看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划出来读一读,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种美。

a、“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读,谈感受。

(2)找到重点关联词,对比朗读,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

(3)回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b、“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大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指名读句子,谈感受。

(2)这种谦让、敬老的情景是偶尔发生的吗?你从**读出来的?

(3)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4)就是这样的理所当然,让走出山村来到城市的作者不能忘怀。作者刘章后来在文章中作用写到:

他每每回忆起家乡的搭石,心中就充满了对那片土地的思念,他深情的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7、此时此刻,谈谈你对搭石的新认识。

四、拓展延伸:

是啊,就是搭石这道特别的风景,连接起了故乡的小路,也连结起了家乡人们美好的情感。

1、课文读到这里,文章字里行间那一幅幅或美丽、或感人的画面一定会定格在你的脑海里。此时此刻,你认为作者是在赞美什么?

2、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借物喻人”。

五、系统总结:

刘章爷爷细心留意生活,从平凡的搭石写起,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了美与真情的画面。其实我们身边也不缺乏这样的美,大家应该学会发现和留意。

六、限时作业:

七、板书设计:

21搭石。摆搭石精心摆放。

21、搭石一心为他人着想)

细心调整。走搭石。

教后反思:第六单元第5课时总第66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读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六组课文。来,请看大屏幕,谁来读?嗯,吸一口气,仿佛闻到淡淡的苹果香 还有荔枝,甜甜的味儿 再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城市里难得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 接着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真美!同学们,这就是第六组课文为我们描绘的...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数学学科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附 单元质量监测题。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 填空题。千米 小时表示 2 济南到淄博的公路长150千米,汽车要行2小时,汽车的速度是 3 小明练习骑车,从11 00骑到13 00结束,他每小时骑行12千米,这段时间他共行 千...

四年级语文备课 上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单元名称 人间真情。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的专题是 人间真情 围绕这一专题,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 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资料袋 口语交际 习作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爱,使人间充满温暖。古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