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发布 2020-05-29 15:45:28 阅读 5027

重点:会写120个字。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激发兴趣,明确交际目标,引导互动交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

难点: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讲评中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把握阅读材料,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1、山中访友。

教学内容:2~4页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本教案。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2-4页。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教本教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

(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3)交流感受。

谁知道“德高望重” 的意思?你们是从**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

师: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生齐读)师: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课后作业:抄写生字,并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2~4页。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本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师: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也就是作者要以“山中访友”为题目的原因了。

这种类似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课后作业:课后2 3题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1 山中访友。

古桥物老朋友。

树林我知己。

…… 相朋友。

山雨。教学内容:

5~6页。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本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多**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 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多**出示语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2、师:这个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宁的雨。而有一个地方的雨却是优美动听的,孩子们,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

3、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课件出示,全班读。

湿润的山风轻盈的云雾无字的歌谣飘飘洒洒的雨丝。

轻捷柔软的手指优雅的小曲水淋淋的嫩绿清新的绿色。

4、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游览了雨中的山林。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到山林中走一走吗?(指名读课文)

5、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2)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

3、感悟山雨的**美。

1)指名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3)学生汇报,老师给予指导。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a、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b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a、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比作把雨声比作。

b、你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4、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1)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3)带着遐想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

课后作业: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小段话;

自己试着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雨景。

板书设计:山雨。

雨起、雨中、雨后。

3、草虫的村落。

教学内容:7~10页。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难点:1.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教本教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7~10页。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教学准备:教本教案。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检查,并结合课件学习生字词。

(3)交流反馈。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快速默读: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你会怎样分?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交流反馈: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 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读文感悟,体验情感。1 默读课文第4 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2 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 我 和山里的 朋友 有着深厚的感情?3 交流感受,随机教学。第4自然段 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感受幻境,体会写法。第5自然段 通过朗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语文百花园二 综合课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 语文百花园二 中编排了 温故知新 语文大课堂 和 习作 三个栏目。教学目标 1 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2 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3 提高学生搜集 整理资料的能力。4 语文大课堂活动 今日家乡 着力让学生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spoil 破坏 spoilt spoiledspoilt spoiled ride 骑 rode ridden choose 选择 chose chosen dive 跳水,俯冲 dived dove dived shoot 射击 shot shot六年级下册。学期目标 1.学习习惯。1 继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