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发布 2020-05-29 03:01:28 阅读 4442

1文言文两则。

教材分析:文言文两则》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步入六年级的第一课。课文共包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则故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是本课的重点。

四、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五、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讨论。

六、教学时间:

2课时。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

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1)介绍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2)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a谁学下棋?

b怎么学下棋?

c学得结果怎么样?

d《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

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价。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4)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5)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

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

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学生背诵课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现代与说出两则寓言的意思。

3.说出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九、附板书:

文言文两则。

学弈。1.二人学弈师从弈秋。

2.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然后成功。

3.另一人三心二意、思援弓缴而射之,然后失败。

总结,条件相同,但结果不同,得到道理:学习之理贵在专心。

两小儿辩日。

1.起因:两小儿辩斗。

2.观点相反:一儿日始出近日中远。

另一儿日初出远日中近。

3.理由:一儿近大远小。

另一儿远凉近热。

4.结果:孔子不能决。

总结:善于观察,有理有据。

十、教后记:

文言文和白话文相比,在遣词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确的短句,流利地朗读,使学生首先遇到的问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学生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2《匆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描写细致、多用比喻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

2.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句中修辞的作用。

3.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设问的句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写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spoil 破坏 spoilt spoiledspoilt spoiled ride 骑 rode ridden choose 选择 chose chosen dive 跳水,俯冲 dived dove dived shoot 射击 shot shot六年级下册。学期目标 1.学习习惯。1 继续培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课文 现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做到正确 节奏停顿得当,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3.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4.了解一些古今异义的词,增加语言知识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1 学弈 教案。培文言之根,植情感之树。学弈 教案内容。教学过程 一 由题辐射,引入新课。师 同学们,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他叫孟子。他说过的许多话让我们受益匪浅,如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课件出示孟子名言 师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