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发布 2020-05-29 15:38:28 阅读 1007

六。年。级。

下。册。语。文。

教。案。

1、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 掌握课文**现的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

4. 了解一些古今异义的词,增加语言知识的积累。

过程与方法:

1. 反复朗读。

2.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

3. 明白文中说明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

教学重难点:

突破字词,理解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预习:1、 反复朗读,读顺课文,疏通字词。

2、 结合注释和字词句理解课文的意思。

3、 想想从课文中感悟到什么道理。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

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反思: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价。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反思:2、匆匆。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中思考、领会、勾画词句,疏通课文内容。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时光匆匆,懂得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是这样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预习: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

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3.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4.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5.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板书设计:

反思: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spoil 破坏 spoilt spoiledspoilt spoiled ride 骑 rode ridden choose 选择 chose chosen dive 跳水,俯冲 dived dove dived shoot 射击 shot shot六年级下册。学期目标 1.学习习惯。1 继续培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文言文两则。教材分析 文言文两则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步入六年级的第一课。课文共包括 学弈 和 两小儿辩日 两则故事。学弈 选自 孟子 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1 学弈 教案。培文言之根,植情感之树。学弈 教案内容。教学过程 一 由题辐射,引入新课。师 同学们,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他叫孟子。他说过的许多话让我们受益匪浅,如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课件出示孟子名言 师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