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文言文两则》导学案。
设计教师:刘春兰。
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能够突破字词,理解语句,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和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两小儿辩日》
一、自主预习:
学法指导: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试着按照句意读出节奏。
2、找出不懂的字词,思考其意思,翻译课文。
3了解背景。
4、提出**问题。
二、合作**。
方学法指导:1、小组合作,**交流。
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
3、读悟结合,训练朗读。
一) 检测预习:检查朗读,互相评价,纠正字音。
二)合作**:
一、交流词语意思,翻译文言文。特别是以下词语: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1组)
东: 辩斗: 故:
句子意思: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课时:一课时课时:一课时。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2组)
以: 去: 日中:
句子意思: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组)
如: 及: 此不为: 句子意思: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组)
沧沧凉凉汤探汤:
句子意思:孔子不能决也。(5组)
决句子意思: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孰: 为: 汝: 知:
句子意思:三、质疑释疑。
1、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试着给课文分层。
2、两个孩子在争论什么?他们分别有什么观点?你认为谁对?
3、两小儿辩论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两小儿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5、本文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笑”怎么理解?
7、课文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8、两个孩子是怎样的人?
9、从孔子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分角色朗读:读出节奏,揣摩人物语气,反复练读。
五、测评巩固。
学法指导:审题、自主完成。
一)、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东: 辩斗: 以: 故:
去: 日中: 及: 汤:
决: 孰: 汝: 知:
二)、翻译句子。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孰为汝多知乎?
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两个儿童各自持有的观点及依据。
第一个观点。
依据。第二个观点。
依据。四)、这个故事中两小儿的特点是孔子的特点是。
六、自主评价,归纳反思: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第二课时《学奕》 设计教师:刘春兰。
学习目标:1、 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 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 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 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
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交流。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
二、合作**。
一)、交流词语意思,翻译文言文。特别是以下词语: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 弈秋: 通国: 之: 善: 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 诲: 其: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 之: 鸿鹄: 至:
思: 援: 缴: 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与之”的“之”: 俱: 弗若: 矣: 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 其: 与: 曰: 非: 然: 也:
二)、知识链接。
1、介绍《孟子》。2、介绍弈秋。
三、质疑释疑。
1、为什么开头要介绍弈秋的成就?
2、学棋的两人态度有什么差别?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3、写学弈两人运用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4、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你想对这两个人分别说什么?
5、为什么说学不好不是智力问题?
6、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反复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五、测评巩固。
方法指导:审题、自主完成。
一)、写出“之”或“其”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其一人专心致志。
5、为是其智弗若与。
二)、下列语句停顿错误的是( )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一人/虽/听之c、思援/弓缴/而射之 d、虽/与之/俱学。
三)、翻译句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
四)、这个故事中,两个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后一个我懂得了。
六、自主评价,归纳反思:
1.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你觉得在本节课上表现如何?哪一个小组表现最棒?哪一个同学表现最好?
2《匆匆》导学案设计教师:刘春兰。
学习目标: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
4.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5、能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学习重难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
方法指导: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目标”中的有关问题。
二、合作**。
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交流。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
3、读悟结合,训练朗读。
一)合作**:
美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一)、概括主要内容。
二)、问题**:
1、时间无形,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
2、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了作者复杂的心情?
3、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还能找几句名言来说明吗?
4、开头结尾有什么联系?
4、文中大量问句有什么好处?
5、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分别找出来,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6、两个破折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7、你认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三、质疑释疑。
第2自然段中的“溜”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默默里算着……也没有影子”寓意着什么?
第4自然段中为什么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只有徘徊和匆匆?你觉得应该有些什么才好?
四、测评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nuo yi zheng rong you si pai huai
二)、学了课文,我想用一句话(或格言或警句)表达我的感受。
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呢?
1、这片段选自课文作者是 ,你还知道他的散文作品是。
2、这个片段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3分)
3、文中的“他们”指的是1分)
4、这段话主要写了2分)
五、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匆匆”
一)展示交流诗文、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二)出示汉乐府民歌的《长歌行》,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
三)小练笔:写读后感受。
3《桃花心木》导学案设计教师:刘春兰。
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学习重点。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
学习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
方法指导: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背诵喜欢的句子。
2、自学生字词,自己注音组词默写一遍,分别组两个四字词,理解意思。
3、查找相关资料。
4、概括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下册导学案上交
第一单元。第1课时分数乘法 一 计算课流程 学习流程图 导学案。课题 倒数的认识课型 新课主备人 韩莹。定稿人 李可审核人 师韶华时间 2012.2课前课外预习内容 学生独立自主学习p2 p3页中的例题和所有练习题,把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学习任务 1 弄懂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的原理。2 初...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
课题 养花。主备人 焦倩桢 总课时 二 第一课时 课型 自学展示。学习目标 1 我能正确书写并理解 门道 秉烛夜游 置之不理等词语的意思。2 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 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老舍的作品很...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板桥学校语文 学科 导学案。教师 罗榕审核 制定时间 2015年 9月15日。课题 刺猬汉斯课型 新授本课时 第1 课时。学习内容 刺猬汉斯 的故事内容及道理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 冷嘲热讽 不屑一顾 等词语。方法与过程 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