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备课 冀

发布 2020-05-23 21:03:28 阅读 5241

人教版三年级。

上册。薛小平。

教材的整体备课。

本册教学内容。

数与计算:万以内的加减(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分、秒,测量。

空间与图形:四边形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填一填、说一说,掷一掷,数学广角。

本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在,掌握相关的口算、笔算方法。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会进行相应的估算、验算。会笔算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和除数与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吨、时、分、秒等单位,并建立相应的观念。

知道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与计算。2、经历**四边形的形状、特征的过程。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正方形的特征。

理解周长含义,会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3、初步体验事件的发生是带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道事件的发生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数学思考目标:1、能尝试运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现实生活,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2、在**四边形的形状、大小、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发展学生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够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学习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理解数学问题,能够尝试用基本的数学和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并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使“交流”成为他们所认同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4、在数学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与反思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密切联系生活,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良好情感。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作业、书写整洁、检查演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的重点:笔算万以内的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

本册教材的难点:万以内退位减,四边形,时、分、秒,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学内容:例1——毫米的认识, 例2——分米的认识,例3——千米的认识,例4——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千米与米的互换,例6——吨的认识,例7——吨与千克的互换。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单位。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单位。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数学思考目标:经历观察、估测、测量验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测量的数学问题,并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解决测量问题时,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解决操作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建立对数学的良好情感。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吨单位,会恰当选择单位,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观念。

单元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单元教学的几点设想:1、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测量知识与测量经验。2、加强学生的动手测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3、重点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观念。4、注重引导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相关知识的梳理。

课题一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实际测量中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发现并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尝试估测。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尺、一分硬币、学生证等各种卡片、两张**。

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

1、回顾相关旧知:你已经知道哪些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的它们一个单位的大约长度。它们间有什么关系?试估测黑板的长度、门的高度、文具盒的宽度。

2、创设情境,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小组合作活动)

估一估、测一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并填写下表:

活动要求:先估计再测量。比一比,谁的估测更接近准确结果。

在测量时有什么发现?

小组活动交流,测量时,如何记录结果更准确一些?从而引出“毫米”。

二、实践讨论,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从尺子上找出1毫米,(明确每一小格就表示1毫米的长度)3毫米、5毫米、10毫米,你有什么发现?

10毫米=1厘米 1厘米=10毫米。

练一练:1)从尺子上找出8毫米、1厘米1毫米、3厘米8毫米。

2)做一做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

3)比一比用毫米作单位,看谁能快速的量出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

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试用手比画1毫米的长度。将比画的手势放在尺子进行对照、调整。(2)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一分硬币的厚度、学生证的厚度等)。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估一估量一量 ,填写下表。(小组合作,分工进行)

2、练习一:1题,先回顾正方形的特征,然后进行估测(引导横竖观察),再用尺子进行验证。

3、练习一:2题,学生独立进行测量,集体交流。

4、填一填:

1厘米=( 毫米 ( 毫米=3厘米 8厘米=( 毫米

3厘米5毫米=( 毫米 48毫米=( 厘米( )毫米。

4厘米—8毫米=( 毫米 23毫米+7毫米=( 厘米。

5、选合适的单位填空:

铅笔长15教室长18( )小明高145( )

一场大雨的降雨量约345( )**电视塔高315( )

6、思考:用一把折断的尺子怎样测量?

四、课堂小结:学生独立进行小结。

五、作业:估测、测量并记录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小物品的长度。

六、课后反思:

课题二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实际测量中体会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认识1分米,**并明确分米与厘米、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会用分米进行测量。3、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4、在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知道分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尺、米尺(卷尺)。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回顾相关旧知: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用喜欢的方式分别表示出每一个单位的大约长度。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估测黑板的长、数学书的宽、练习本的厚分别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并进行估测。

2、创设情境,体会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同桌估测课桌的宽,并进行测量。组织交流不同的测量方法:

怎样测量能快速得到结果?结果怎样表示?结合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引出“分米”。

二、实践讨论,探索新知。

1、认识1分米,**并明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从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如:0—10厘米、10——20厘米等)。

明确: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2)从米尺上找出2分米、3分米……你又能发现什么新知识?引导学生发现并明确:10分米=1米 1米=10分米。

3)找一找、读一读。 从米尺上找出1分米5厘米、4分米3厘米、8分米6厘米。40厘米、78厘米、94厘米、1米用分米作单位又可以怎样记录?

2、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1)用手势比画1分米的大约长度,并放于尺上进行调整,再比画1分米的长度。(2)试举例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测量哪些物品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选合适单位,估一估、量一量(小组分工合作活动)。

测量粉笔的长、橡皮的厚、课桌的宽、同桌的身高分别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先估一估,再测量,并将结果填写下表。

评价小组分工与合作的情况)

2、填一填。

5米=( 分米 30分米=( 米 ( 米=80分米。

6分米=( 厘米 ( 厘米=7分米毫米=4厘米。

2分米+6厘米=( 厘米 8米—4分米=( 分米。

3、比一比。你能帮助下面这些小动物按身高排队伍吗?

鹦鹉15厘米熊猫高8分米**电视塔347米。

鸵鸟1米6分米小鹿135厘米两站地约1千米。

组织交流思考方法。

4、练习一、题,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三年级上册备课

教学工作计划表。2016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三。学科语文 教师陈佳 备课组长田甜 教研组长徐祥香 红太阳小学。2016年 9 月 1 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 第一课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 第二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以 诗 为主,无论是诗歌体裁还是散文,...

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

第一单元。本单元是科学教科书的绪论单元。小学生对身边的科学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本单元所设计的活动,符合他们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容易激发他们的 欲望,初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促使他们逐步关心科学 认识科学 主动去 科学。1 玩具里的科学。教学目标 1 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

三年级上册英语备课

lesson 1 hello 知识目标 通过对话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日常用语,能认识3 4个英文字母。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听懂常用的日常问候语,会介绍自己的姓名。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教学过程 一 导课 通过提问关于英语的几个问题,比如 同学们听过人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