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五年级上册科学备课

发布 2020-05-08 14:27:28 阅读 4714

单元备课微小的生物。

教材分析。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互相协作精神。

进一步培养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观念;通过对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更好地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贯彻让学生亲历科学、了解科学的理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观念;通过对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更好地利用有益的微生物。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关于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的基础知识;了解病毒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2.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要在实验方法、时间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3.使学生能区别细菌和真菌;了解食物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和食物保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细菌的不同形态,掌握细菌的结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2.**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要在实验方法、时间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学方法:自主**。

教学时间。病毒一课时

细菌一课时。

食用菌一课时

共3课时。第一课病毒。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3、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教学重点:病毒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1、教师提问: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新授。1.病毒的结构、形态、传播方式、繁殖方式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 教师使用课件并讲解。

3. 学生讨论,根据讨论情况有层次答疑。

4.狂犬病的症状、脊髓灰质炎的症状、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病毒的发现过程:在用电子显微镜证实病毒以前,巴斯德在研究狂犬病的时候,在人体内没有发现可能引起这种病的生物,他认为一定是这种病的病菌太小,所以无法看例,后来证实他的推测是正确的。

2023年**的细菌学家伊凡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时,为了抓住引起这种病的“病菌”,他用连最小的细菌也不能通过的陶过滤器来过滤液汁,因为这种“病菌”通过了过滤器,所以他当时认为过滤器一定出了毛病,使病菌通过了。

2023年荷兰的细菌学家贝杰林克,重复了伊凡诺夫斯基的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于是他断定病原菌很小,能通过过滤器,因此他把这病原菌称为“过滤性病毒”。直到2023年,美国的生物化学家斯坦利从烟草的捉取液汁中获得了病毒的结晶,证实了病毒的存在。

20世纪30年代末,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清了病毒的模样。认识了它的形态结构。通过病毒发现过程简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并能描述如何预防。

四)评价标准。

1、对病毒的结构了解程度,能否简单绘画。

2、能否简单描述病毒繁殖过程。

3、对如何预防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了解程度。

板书设计:病毒。

形态结构特点。

生命活动特点。

传播方式、繁殖方式。

教后小结及反思:

第二课细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

师:哪位同学闻一闻这是什么调味料?再看看**上的小孩怎么会得痢疾?

生:是醋;小孩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

师: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可使人患病,使食物腐败变质。想到这些,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

的确,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师: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发现了细菌有几种形态?

生:细菌的形态有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

师: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

师: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是单细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在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师:你所观察到的细菌有细胞核吗?

生:没有。生:有细胞核但不完整。

使用多**展示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图,观察比较得出细菌的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一个不成形的细胞核。有些有鞭毛、有的有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有保护作用。)

拿出一小碗馊米饭让前排的学生闻)

师:谁知道米饭为什么会变味?估计夏季在室温下米饭多长时间会变味?

生:因为米饭中有细菌,细菌繁殖速度快。一天的时间米饭会变味。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那么,细菌为何会生活在米饭中?

生:因为米饭有营养。

生:因为米饭里有糖。

生:因为细菌也是生物,也要吃食物,也要消化。

师:米饭变馊是细菌作用繁殖的结果。大家想想,植物细胞的数目是怎样增多的?

生:细胞**。

师:细菌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细胞**,也就是一个细菌**成两个细菌。

通过多**展示细菌的横向**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

生:现实生活中细菌能繁殖这样多吗?

师:不可能。细菌的生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外界条件不可能持续地满足细菌生殖对环境的要求。

生:流行**冒传播速度快是不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问得真好,说明你的思路很开阔,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都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所以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我要说流行**冒有的是由细菌引起的,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

生:病毒不是细菌,冬天细菌繁殖也这么快吗?

生:不快。师;同样是细菌,冬天和夏天繁殖速度为何不同呢?

生:因为,细菌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

生:在夏天为什么腌肉、罐头能长时间地保存?

生:腌肉中盐分比较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腌肉可长时间的保存。罐头经过高温消毒灭菌的,而且是密封的,没有氧气细菌无法繁殖。

师:我们家庭中使用的冰箱就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师:大家回忆一下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生:自养。师:(展示水绵图)大家想想细菌和水绵的营养方式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靠摄取现成的营养来生活。

师:同样是摄取营养,痢疾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引起痢疾,枯草杆菌却使枯草腐烂,如果将两者的生活环境改变一下,那么它们是否还能生存?

生:能,因为细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生:能,因为细菌适应环境能力强。

师:不能,因为痢疾杆菌只能寄生在生物体内,而枯草杆菌只能寄生在死了的生物体内。

师:枯草杆菌生活在动植物遗体中并获得营养,我们称之为腐生。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细菌包括哪两种异养方式?

生:寄生、腐生。

师:细菌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见,我们无法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但是同学们真的很聪明,一想到身边的有关细菌的例子,就能理解细菌的生活习性,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去了呢?

生:地球上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师:一提到细菌就感到害怕和厌烦。这种观点全面吗?

生:不全面。

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呢?

生:细菌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比如,有些细菌能帮我们清垃圾,乳酸菌能制酸牛奶,醋酸杆菌能制醋。

生:枯草杆菌能分解枯草。

生:我认为细菌多数还是有害的,如,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

师:既然大家各持已见,到底细菌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我们把讨论留到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以“我看细菌”、“细菌的功与过”、“小议细菌”等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大家看如何?

生:太好了。

板书设计:细菌。

形态: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

细菌种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是单细胞。教后小结及反思:

第三课食用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描述食用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单细胞食用菌的结构。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

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

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学重点: 知道食用菌的结构,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

教学难点:常见的食用菌。

教学准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 食用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五年级安全教育上册教案整理好

第一课有话好好说。教学目标 知道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发事件 认识有话好好说,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交往。教学准备 1 有选择的用多 展示和讨论学生填写的内容。2 先观察和了解学生中曾发生过矛盾。教学流程 一 设置 丁飞与李杰 发生冲突的情景。情节表演 下课铃声响了,丁飞枪在最前面冲出教室,不料把李杰的笔盒...

五年级数学整理好的概念

2 8 0.5表示。8个0.5是多少 0.5的8倍是多少 8的十分之五是多少。小于 大于 等于。4保留两位小数是8.90。三 判断。1.一个数乘以比1小的数,积小于被乘数。2.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小于1 3.2.6除以1.2,商是2,余数是2 4.20.3 0.07 2030 7 290,...

五年级上册科学备课

通册备课。一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 地球与变化的地表 地球的内部有什么 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 火山和 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火山和 现象发生是如何发生的。通过 卵石的自述 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