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备课

发布 2020-05-06 06:31:28 阅读 7379

13-14.通电的线圈。

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时间:2023年月日。

一。教学目的。

1.认识电磁现象、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设计电磁铁正负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方案及验证实验。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及科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经历**发现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利用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对学生实验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使**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四。教具:多**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 板书:通电的线圈。

一)导入新课。

1.师:这是什么?(出示一块条形磁铁)你都知道关于磁铁的哪些知识?(板书:有磁性、有南北极、磁力大小、两端磁力大、很小的东西掉到地上可以用磁铁来吸应用)

2.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板书:线圈)将它通电后,你仔细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吸铁,有磁性)断电后呢?

(磁性消失)你能给这个小装置起个名字吗?生答。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板书:

通电的、电磁铁)

3.猜想:同学们推测一下,这个电磁铁可能有什么特性?(学生回答)

师:是不是这样呢?下面同学们试着用手中的材料自制一个电磁铁,玩一玩,瞧一瞧。

活动一:实验过程:

(一)玩自制的电磁铁,1.师:做之前,请同学们先观察电磁铁有哪几部分组成?线圈的缠绕有什么特点?(铁芯和线圈、一匝一匝的)

(学生自制电磁铁并玩一玩儿)

2.师:在玩中,你有什么发现或遇到了什么问题?

可能会出现的发现:(1)通电就有磁性,断电就没有(2)电磁铁有南北极(3)电磁铁吸的别针数量不同,磁力大小不同。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为什么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板书:

电能转化成电磁能)(2)电磁铁的磁力为什么不一样?与什么有关?(3)磁极为什么会变?

与什么有关?(4)电磁铁有什么作用?(电铃、小马达、**、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3.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师带领学生解决。最后问题集中在(2)(3)

活动二:(一)针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

1.师:接下来,我们着重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留作下节课研究)同学们,你觉得可能与什么有关?你能作出大胆的猜想吗?(生答a电量大小b线圈匝数c铁钉粗细d导线粗细)

2.师:要知道答案最好的方法是用实验来证明。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请小组的同学讨论决定,将你们的实验方案填在表(一)

(二)设计方案,交流完善。

交流: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我们猜想磁力大小可能与……有关,我们准备这样做……所需要的材料有……

(三)小组验证,得出结论。

1.实验操作。

师:请各小组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小组长带领组员分工合作,将结果记录在表(二)。

2.交流实验结果。

活动三:实际应用。

师:正因为电磁铁磁力大小是可以通过电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的,所以,它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广泛。你知道生活中**用到了电磁铁吗?(生答)

(生答师补充:**、马达、电铃、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

活动四:小制作。

请同学们课后试着制作一个电磁起重机,比比谁的力量大?

1.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作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及转转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2023年月日。

15.无处不在的能量。

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时间:2023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作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

三。教学难点: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四。教具:多**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 板书:无处不在的能量。

(一)导入新课。

能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离开了能量,我们就不能生存能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新授。

活动一: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

1.首先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有关能量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

3.结合课前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将生活中的能量进行归类。归类的标准完全由学生自己确定,4.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生活中能量的整体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加以引导和评价,使交流活动有序进行。

活动二:先讨论、交流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再动手做能量转化的小实验,即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请你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1.引导学生以灯泡这个点为典型示范,学会规范地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灯泡发光时,它把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和热能(灯泡工作时,它把电能转化成了使灯泡发光的光能和使灯泡发热的热能)

2.教师再出示一部分物品,如电热器、电风扇、电熨斗、电须刀等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这些物品工作时能量转化的过程描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描述知道的、熟悉的物品工作时能量转化的过程。

第二步:动手实验,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让学生先按照教科书提示的三个实验展开活动,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并尝试解释能量转化的过程。

然后再让学生自行设计能量转化的实验,展示实验过程,解释能量转化。

(三)自由活动: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

四)拓展活动:留心观察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试着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2023年月日。

16.太阳家族。

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时间:2023年月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太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太阳家族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科学知识: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的构成;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及运行规律。

二。教学重点: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的构成;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及运行规律。、

三。教学难点:通过**太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太阳家族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具:多**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 板书:太阳家族。

(一)猜谜语,出示课题。

1.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2.学生揭示谜底,贴太阳图画,揭示课题:14、太阳家族。

(二)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1.提出要求: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太阳家族的资料和**,想不想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分享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我提两点建议:(1)组内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并简单记录下自己没搜集到的内容。(2)最后各组推选一名“最佳解说员”面向全体同学展示研究成果。

2.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最佳解说员”班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比一比,谁说的更具体、生动,但不要重复同学讲过的内容。)

[设计意图:课前自主搜集有关太阳家族的资料和**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堂上相互交流获取的信息资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的建议”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发言和展示个性的机会。 **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相互交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太阳家族。

1.谈话:聪明的孩子会提问题,也爱思考问题。

关于太阳家族,你一定还有许多问题想问吧?你不妨提出来,看谁能帮你解答,有问题的主动提出来,能回答的大胆来解答,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再继续研究。同学们一个一个来,这个环节咱要评一评“科学小博士”,你可要好好表现呀!

2.学生互相提问,自主解答。(教师参与评价、纠正和解答:评价学生的问题有价值,表扬知识面宽的学生,启发学生相互纠正错误认识。)

问题预设:(1)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会发光吗?(2)是不是所有的。

行星都有卫星呢?(3)太阳是怎样产生的?(4)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命?

3.**课件:

(1)太阳家族示意图。

边观察边思考:你发现这些行星在形状上有什么相同点?八大行星的运行有什么规律?你还有什么发现?

(2)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质量的比较数据表。

看数据表分析: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最远的是(海王星 );质量最大的是( 木星),最小的是(水星);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金星)、(火星);地球的卫星是(月球)。

4.游戏:“八大行星自我介绍”( 选定9个学生上台,以“太阳”为中心作“自我介绍”,“太阳”自我介绍后各“行星”依次运行至“太阳”前自我介绍。)

5.评选科学小博士。

(四)制作太阳系模型。

1.思考:怎样制作一个既漂亮又实用的太阳系模型,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画轨道图时注意轨道间的距离要合适,做八大行星模型时注意区分颜色和大小。)

3.制作,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制作模型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动手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

(五)拓展活动。

让我们利用活动课时间办一期太阳家族粘贴画展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2023年月日。

第17课夏季星空。

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时间:2023年月日。

认知目标。1.能观察、**夏季星空及典型星座;能与学生交流、介绍自己在四季星空中观察到的星座及方法。

2.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星座,并参与**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北斗七星及其他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四季星空及其星座。

五年级下册科学备课

课题地球。教学目标任务 1 知道地球的形状。2 基本了解海陆分布和面积的大小。3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4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分层。重难点认识地球的概貌,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释远航船只 沉 入海中的原因。教具准备教师准备 课件或相关幻灯片 地球仪 小船模型 篮球 橡皮泥。学生准备 尺 有关地...

五年级科学备课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一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三 四年级科学学习的铺垫,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科学课己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 性的研究活动,但是学生们在课堂的自制力和该观察什么,怎样提问题,以及怎样将自己的观察结果用恰当的语言 文字 图表表达出来等问题上还存在不足,而且,学生往往不能按照要求...

五年级科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表。学科科学授课年级五教师姓名。第一单元 人体的内部秘密。教材结构分析。包括四课 1.食物到 去了2.我们的呼吸3.心脏和血管4.脑与神经。重点难点分析。1 了解人体内部的秘密。2 了解保护重要器官的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对策。因为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所以应该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