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教案——五年级适用。
一、说明。本教材结合我校“体育专项课”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和遵照有关规定,充分考虑本课程的特点而制定的。
一)本教材适用对象为本校中学各年级学生。本课程为拓展型课,属考查课程,总学时18学时,共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
二)本教材为试行,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加以补充、修订、完善。
二、教学任务。
一)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我校教学计划的规定,认真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篮球游戏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猛顽强的优良品质和思想作风。
二)掌握篮球游戏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发展学生身体及智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游戏方法。
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编篮球游戏和组织进行教学的能力;具有指导进行身体缎练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
一)教学时数。
本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18学时。
二)各类教学内容的时数与比重。
篮球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
第一节传接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传球抢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应用最广泛的传接球方式,是各种传接球技术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传球抢球等游戏进行教学,避免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在注意传球手法的同时,注意传球落点的控制。
特别是比赛和游戏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扩大学生的视野。
1.双手胸前传接球。
传球抢球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数相等的两个队,限定一个区域。游戏开始时,攻方用一个球在同伴之间传递,守方断球、抢球。
要求进攻方不得运球、带球走、使球出界和被守方触摸到球,否则攻守交换。以一方一次进攻中累积传球次数多者为胜。
2.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要领:
传球要点:持球正确,蹬(地)、伸(臂)、翻(腕)、抖(腕)、拨(指)、拨指动作协调连贯,双手用力均匀。
接球要点:手型正确,触球时收臂缓冲动作柔和,连贯。
游戏要点:持球者开阔视野,找无人防守同伴传球,不持球进攻者摆脱防守。
3.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1) 接球方法不正确;用手掌握球,指端没贴住球;肩、腕关节紧张、传球时两肘外展;伸臂和翻腕动作脱节形成挤球;两臂用力不均匀;全身动作配合不协调。(2) 接球手型不对,易手指向前。
纠正方法:(1)学生做好持球准备姿势后,由教师的两手上下握球。让学生做传球时腕翻转和指拨球的动作,使学生从中体会动作方法;并多做徒手模仿动作。
(2) 讲清错误原因,练习时语言提示,监督练习。
4.教法建议。
1) 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要注意与传接球游戏结合的问题,在考虑教学步骤时,可在示范讲解和简单的练习后就进行传接球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动作要点。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什么时候应该传直线球?
什么时候传弧线球等。结合游戏**现的问题,提出要求后,再让学生做传接球练习。可反复进行。
学一段、用一段,学用结合,不断提高要求,从技术的掌握逐渐向技术的运用过渡。
2)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难度的传球游戏。比如二传一抢、三传二抢、三传三抢,或相同的多人传抢。根据不同的游戏提出不同难度的要求,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并能运用双手胸前传球。
3) 教学中要教与学并重,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可预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如:
比赛中球应该向哪儿传?传给固定站立同伴时,球的落点控制在什么位置?传给移动的同伴时,球的落点怎么控制?
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4)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负责任的学习态度,要鼓励学生表现自己,不能做好做坏无所谓。比如传球的同学要为接球的人着想,怎么传才能使接球的同伴更便于进攻,怎么传才能使自己的动作显得比较精彩。
5) 传球教学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视野,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配合思路。不能只掌握传球方法,而在比赛时不知传给谁、不知怎么传,造成大量失误。可以多做一些三传二抢,三打二等以多打少的游戏,培养学生传球给无人防守同伴的能力。
课后反思:
第二节运球。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抢球。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比赛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球变向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经常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还可以提高手控制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手脚协调配合与保护球动作是技术的关键。
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动作方法(图8-2)
运球队员要从对手右侧突破时,先向对手左侧快速成运球,当对手向左侧转移身体重心准备堵截时,运球队员突然变换运球的方向,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并靠近身体向左侧送拍球,使球的落点靠近左脚,向身体左侧**,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步,上体左转侧肩,以臂、腿、上体保护球,换左手按拍球左侧上方,从对手右侧运球突破。
2)运球抢球方法。
方法一:在半场范围内每人一球运球移动,另设两个学生进场抢球,被抢球的学生继续抢别人的球。
方法二:在半场范围内,把学生分**数相等的两个组,一组在场内运球移动,另一组一对一抢球,抢到球后两人交换攻守。
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点。
变向运球时动作要快,运球高度降低,蹬跨、转体探肩迅速,注意保护球。
游戏要点:运球不要盲目奔跑,在对手过来抢球时利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球移到远离防守一侧。
3、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运球变向时蹬跨、转体探肩慢,护球不利。
纠正方法:原地做运球变向和蹬跨、转体探肩动作。
4、教学建议。
1) 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时,可考虑先做运球抢球游戏,然后做原地和行进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待学生能完成基本动作后,再做运球抢球游戏和一对一运球突破练习。
2)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与一对一运球突破结合运用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变向后,加速超越对手的决心和勇气,尤其是运球队员变向运球已经避开防守正面堵截时,要敢于与对方拼速度,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精神和自信心。
3)教学中,在学生动作出现错误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必要时可提醒他们观察正确动作和与自己同样的错误动作,互相比较,找出答案。要让学生发现问题与教师集体纠正相结合,既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也能保持正常的教学效率。
4) 在做运球抢球游戏时,应视人数多少来确定游戏的范围,避免场地过小,在拥挤中造成伤害事故。
课后反思:
第三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三传二抢投篮。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投篮技术。也是比赛中应用广泛的技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比较简单易学,结合罚球和投篮比赛等练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个人的自信心。
教学中要利用动作本身易于评价和学生喜欢投篮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动作要点,通过练习,在个人基础上提高投篮命中率,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三传二抢投篮游戏方法:(图8-1) 五人一组,三人为攻方,二人为防守方。攻守双方站位如图,游戏开始,由攻方互相传球或投篮,防守一方积极移动抢断球或干扰对手投篮。
攻方传球失误或投篮不中,以及手中球被对方触及时,与其中一位防守者互换角色。规则:(1) 攻方不能移动。
(2) 攻方投中一球可保险一次,连续投中多个球也只算保险一次。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点。
持球手型正确,蹬地、抬肘、伸臂、屈腕、拨指动作协调连贯,球出手后,手要指向球篮。
投蓝站立姿势。
以右手持球者来说,右脚应靠近罚球线,稍领先于左脚,指向篮圈**。每次罚球你都做同样的姿势。这种固定化模式非常重要,是关键所在。
持球手势:1.五指自然张开、手指掌沿稳球,食指放在球气眼向外移一食指距离右手拇指放此,左右手拇指成“t”形。
2.右手持球于肩前上方, 左手扶著球的左侧。
3.举球时双肘成倒“v”字。
膝。我提倡罚球时稍微屈膝即可。像其它投篮,膝关节必须保持稳定与一致。基本前提就是:投篮越简单,动作就越小,获得一致的稳定出手的机会就越好。
五年级篮球课教案
埭头中心小学庄坚2006.3.23 学习。水平三。阶段。1 通过学习,了解篮球技术的基本规律,能正确理解运球的动作概念,并能运用于实践。2 通过学习,使学生主动学会运球的方法,在不断的练习中形式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灵敏性 协调能力 快速移动能力。教。3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情景氛围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
小学五年级篮球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 篮球 课教案。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高年级学生对篮球很感兴趣,这一浓厚兴趣又调动了学生提取已有知识的主动性,而存在于脑海中的篮球赛形象又唤起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可以说所有的学生都迅速进入角色的尝试练习。2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以学生为主体,充...
五年级体育教案篮球
篮球。教学目标 1 圆圈运球 游戏发展学生快速反应 快速行动敏捷的能力。2 通过小篮球练习,熟悉球性改进传接球动作,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协同一直精神。教学准备 小篮球。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1 集合整队 体委整队 报数 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3 宣布本课内容。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传接篮球。4 检查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