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咏华山》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4-10 13:52:28 阅读 2399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想象力。

2、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了解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学好语文。

3、识字、写字。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理解“情不自禁”,把文和诗巧妙地连接起来。

教具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平时看到你们能背诵那么多古诗,老师真是佩服极了。今天我也给大家背一首: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知道吗?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个七岁的孩子。这首诗是怎样写成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咱们学习了课文之后就明白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咏华山。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多**)出示华山**。

这就是华山。在我国陕西省境内,是五岳之一,也称西岳。

看了**之后,华山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生说说,师板书:

高美)过度:下面咱们就跟随这师徒俩到文中去领略华山的高,欣赏华山的美好吗?

2、自由读读课文。看谁能把书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畅。

3、检查:生字词是否读准音了?

多**)出示生字词,学生读读,字音不准的多读几遍。

4、一人一段读,正音。

5、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大意)

过度:课文读得这么通顺,看来可以仔细阅读课文了。

三、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小声读课文。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华山的高?边读边用笔划下这些句子,并读一读。

2把你刚才划出的句子读给同位听听。

3、把刚才的读书收获向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生交流。然后师出示(多**)刚才学生说过的这些句子。

咱们通过朗读表达出华山的高好吗?

4、(多**)出示第一句(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指生读。评价。怎样才能读出华山的高?引导学生抓住“艰难”一词理解山的高。

再读,读出山的高。男生读,女生读。并第一次出示句子:

啊!华山真高哇!

全班学生反复诵读。

过度:老师听出来了,华山的确很高。到底怎么个高法呢?

5、(多**)出示句子:(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指生读。从这句话中你是怎样读出华山高的?

生说说,师评价:你真会读书。小小年纪就这么会读书,了不起。

再读。抓住“远远近近”指导读。

师:这么多山都在自己的脚下,看来华山真得好高哇!我们共同赞美一下吧!再次出示句子:

啊!华山真高哇!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6、(多**)继续出示第句子:(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从这句话中你是怎样读出华山高的?同位两人互相交流。

师:朵朵白云是一朵云吗?二朵?那么是多少?(许多,数不清)

读出山高,云多。

师:如果加上一个动作,让朵朵白云再飘起来,就更好了。

生加上动作读,师生共同读。读出华山的高。

第三次出示句子:

啊!华山真高哇!

全班反复诵读。

7出示刚才四句话,连起来读。

指生读。余生边听边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生说说。

齐读。(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师:你们的朗读仿佛把老师带到了雄伟壮丽的华山顶上。头上是蓝天、红日,脚下是白云、群山,就像仙境一般。

我太激动了,恨不得跳起来大喊一声:“华山你好高呀!”如果你也来到了高耸入云的华山顶上,会说什么、做什么呢?

(指生说说)

师:刚才大家赞美华山时这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动心情,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情不自禁。(板书)

过度:文中的孩子来到山顶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激动,他也情不自禁地赞美起华山来。不过,他是用一首诗来表达的。

8、出示文中的诗文。

指生读。这首诗有几句话?(两句)

出示第一句:这句什么意思?谁读懂了?指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师评价。文中有一句话的意思与这句诗的意思相同,读读第二段找出来。指生说说是哪句话。

师:对吗?看看答案。(出示这句话)

男生读诗句,女生读相应的意思。

出示第二句诗。这一句怎样理解?像刚才这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给你周围的小伙伴听听。

出示全诗。指读,指导读。

现在老师说说在山上的感受,你们对诗句好吗?

师:太奇妙了。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一句话来说,也可以用一句诗来表达。我们祖国的语言表达方式真是丰富多彩。让我们再读一遍这首诗,共同感受一下汉语言的魅力。齐读古诗。

过度:七岁的孩子能用这样的好师赞美华山,真了不起。难怪连他的师傅都赞不绝口呢!现在齐读3-4段,让我们和师傅一起夸夸这位小诗人。

9、齐读课文3-4段。

学着师傅的样子,加上动作夸夸小诗人。“好诗,好诗”

四、 朗读全文感悟文章内涵。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鬼斧神工般地创造了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华山,让我们一饱眼福。汉语言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让我们感受了语言的美丽。现在就让我们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充满感情地朗读一遍全文,再次赞美华山的高大、美丽吧!

齐读全文。五、总结。

课文学习到这儿,你想对华山说什么?你想对小寇准说什么?

我还想对师傅说:“你太幸福了!有这样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学生。”老师也很幸福,因为有你们这样一群聪明可爱的学生。说不定将来我们班会出很多这样的小诗人呢!

为了梦想成真,先让咱们把生字学好吧!

六、识字、写字。

出示本课生字,识记并指导书写。

七、板书设计。

咏华山。高

美。教学反思。

1、《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教学时,我紧扣“啊,华山真高啊!”这句话来处理课文中的“文”,引导学生领悟华山的雄伟、壮丽和寇准的聪明、有才华。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尽量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2、诗文对照,读懂诗句。本课的文意即诗意,没有必要将诗剖开分析。所以在处理文中的古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读读想想,看谁能自己读懂每句诗的意思。

3、在指导朗读背诵时,我引导学生移情入境,练习吟诵古诗,并且让他们展开想象,自己做动作读。既能增加情趣,也能调动气氛。

4、教学过程中,再放手一些会更好。如古诗的意思可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到,老师不用出答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咏华山》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咏华山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2册第8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 文包诗 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古诗。咏华山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咏华山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咏华山 苏教版小...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咏华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2册第8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 文包诗 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古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诗中没有出现一个 高 字,却使人深深感受到华山的高大雄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 有才华。本...

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说课稿

三 说教学流程。在钻研教材 研究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一 谈话揭趣,引入情境。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 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导入时我说 哎呀!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呀!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