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活动的各项学习内容,活动形式,功能价值以及教法手段等各具特点,下面仅做简要分析和提示。
1. 队列和队形。
按《课程标准》编写的队列队形练习中,是根据上课和组织活动的需要进行的简单的原地和行进间的练习内容。通过操练,使学生能够随集体完成协同一致的集合站队,变换队形和参加课上练习及课外组织的活动。
2. 徒手操。
徒手操练习,是培养学生正确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协调、匀称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增进身体健康和发展节奏感、韵律感、表现力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徒手操教学,应采用多种教法手段和生动活泼的练习的方式进行,如通过个人练、结组练、小组练、整体练,以及变换队形、图形等,提高练习兴趣。改变总是方阵形的学练方式和“精雕细琢”、“一步到位”等整齐划一的枯燥教法。
本学年学生重点要学会《雏鹰起飞》。
3. 走。走的教材丰富多样,包括各种姿势的自然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头顶沙袋走、模仿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的走、持物走等)、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沿着窄道(直线)以及各种图形走等。
在这些走的练习中,有的用来强化正确走的动作意识,有的矫正不正确走的动作,有的发展走的能力,也有的通过模仿人物或动物形象发展想象力和表现力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然走的正确姿势,发展走的能力。
培养走的正确姿势的练习,重点抓脚着地的动作,上体姿势和上下肢协调配合;发展走的能力的练习,主要是变化动作姿势、速度、幅度,以及通过各种组织形式进行。
走的练习比较枯燥,因此应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法手段进行教学。走的教学要有针对性,要给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体验、自我矫正和自我提高的练习时间和空间。
4. 跑。低年级跑的教材,包括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一定距离的加速、快速跑,各种方式的接力跑,追逐游戏跑和走跑交替等内容。
没有典型的运动项目。通过这些跑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自然奔跑的动作方法,培养自然跑的正确姿势,发展体能和灵敏程度,协调及一般耐力,促使身心全面发展。低年级各种自然跑的练习多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趣味性强,能够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教学要针对各种跑的形式特点,充分发挥该教材的功能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5. 跳跃。
低年级跳跃教材,都是一些简单的单、双脚练习活动和基本的跳跃方法。包括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模仿动物跳、跳单双圈游戏等)、单双脚跳上跳下一定高度的物体、助跑几步的简单跳远和直跑屈腿跳高等内容,没有典型的运动项目。通过这些教材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跳跃方法,培养正确的跳跃姿势,发展体能和灵敏、协调等能力,以及果敢、克服困难等心理品质。
低年级跳跃教材,多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其结构特点为原地或行进的“单踏双落”或“双起双落”的动作两种。低年级学生腿部力量较弱,单纯的跳跃练习,容易使下肢疲劳或使下肢肌肉、骨骼疼痛甚至受伤。
因此应注意调整好练习与间歇的节奏。有助跑的单脚踏跳的练习,不要求学生养成固定用一脚踏跳的习惯,培养双脚都能踏跳的能力,以使双腿力量协调发展和有助于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研发。
跳跃教学,要培养学生安全练习和安全使用器材的意识和习惯,并建立必要的练习常规,确保练习安全。
6. 投掷。
低年级的投掷教材,是一些自然、简单的投、掷、滚、抛的练习活动。包括抛掷轻物(低飞机、飞镖、沙包、小皮球等)、地滚球掷准,持轻物投准掷远,以及双手前抛实心球等练习内容。这些内容,从动作方式到所用器材,都接近儿童生活,游戏性、趣味性很浓。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投掷方法和挥动、抛掷、转体等基本活动技能及生活实用技能;发展上肢力量及身体协调、灵敏等素质;培养学生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块练习场地、器材的合作精神,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以及听从指挥、相互帮助等良好的作风等。
低年级学生上肢、肩带力量较差,因此投掷器材(如实心球等)的重量,练习的密度、强度以及间歇节奏要适当。同时,要重视左右肢的匀称发展,使有力手和非有力手都得到锻炼;因此不要求养成一侧手臂投掷的习惯,以利于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开发。
投掷教学要重视运用多种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和投掷能力。但也存在练习组织形式与练习安全以及场地、器材使用等关系问题。为此,要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必要的练习常规,协调好各种关系;同时要培养学生安全练习意识和预防能力,确保安全。
7. 滚翻。
滚翻,在低年级属于单一的体操动作。活动方式接近生活,具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低年级的滚翻教材,包括各种方式的滚动、前滚翻成坐撑及其他变化动作、连续前滚翻以及改变动作结构的滚动、滚翻的创新活动。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滚翻技术技能,发展身体柔韧、灵敏、协调性和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能力、特别是身体突发性失衡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滚翻教学,要严格限制学生携带尖利物件上课,以确保练习安全。要重视教学组织工作,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练习常规,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练习场地、设备(如垫子等),并在练习中表现出对同伴的尊重和关心,不妨碍他人参加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
在变化动作结构,增加滚动、滚翻难度的练习活动中,力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发展,并让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且会相互保护。还应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安全、洁净的器材设备,如垫子、跳箱盖、球、沙包等物。
8. 攀爬。
攀登与爬越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移动动作,是实用性活动技能。低年级教材包括模仿各种动物爬行(如鳄鱼爬、海狮爬、蚂蚁爬、大象行等)、各种方式的攀爬(如攀爬肋木架、绳架、攀登架、体操架)、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横向、纵向障碍物)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方式的攀登与爬越方法和技能,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力量等体能,锻炼学生勇于攀登、坚忍不拔的个性品格,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模仿力和表现力等。
9. 韵律活动和舞蹈。
低年级韵律活动和舞蹈,包括在**伴奏下进行韵律体操练习、模仿动物形象的简单舞蹈动作(如仿蜗牛、仿鼠、仿兔、仿马、仿孔雀等 8 种动物)等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动作优美、生动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等体能,以及动作的节奏感、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等文明习惯,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韵律活动教学,应以学生学习和操练基本动作,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养成认真做动作的习惯为主;舞蹈教学,学生模仿各种动作形象,体验舞蹈时的优美姿态和动作的节奏感、韵律感发展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为主。韵律活动和舞蹈教学,要重视学生对动作的感受、想象与表现;要抓对学生身体姿态、活动能力、个性和情感的培养与训练,而不要在动作细节上下功夫。
三)游戏。是以课程目标导向来选编游戏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实施教育评价的“主体性”游戏。是由情节、活动方式、规则和结果等要素构建的群体性活动。
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一年级体育基础常识共三篇内容,现将各篇教材的意义和应掌握的要点简述如下。1.认真上好体育课。初入学的儿童对于体育课是一门什么样的功课和怎样上好这门功课还不够清楚,因此要通过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如让他们观摩高年级的体育课,或本班讲与练。如排队 分组等。结合的活动,让他们浅显地了解上体育课的意义 体育...
教材分析一年级
教材编写意图 1 教材内容的编排符合儿童特点,生动有趣吸引学生。2 难易适度,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 呈现方式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 学习品质。知识内容及联系 教。1 本册教材主要有 认识100以内的数,加法和减法 一 二 认识人民币,确定位置 认识图形,统计和可能...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材教法
体育与健身基础知识 序言课。教学内容 一 介绍本校体育方面的情况 1 体育教师情况 教师进行自我介绍。2 体育活动的优良传统 课间活动 小型竞赛 运动会 社区 家庭体育活动等情况。3 体育方面的成绩 传统 特色项目 优秀选手 普及与提高的成绩等情况。二 讲授体育教学课堂常规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