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一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让学生亲自重现2023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能可以转化为磁能的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介绍电流的磁场。通过奥斯特实验和通电线圈实验来概括磁场的存在,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因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
学生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简单的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关知识。对磁极磁性有了初步的知识,对学习电流的磁场这一新知识,已有了认知基础。并渴望了解电流周围的磁场。
六年级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有所发展,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并能用语言对看到的现象加以描述并概括特点。本课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不复杂,实验现象也很明显,很多问题只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稍作点拨,学生就能够很容易理解,所以可以给予学生充分论证的时间。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科学**目标。
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科学就在身边,只要做有心人,谁都能有所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的乐趣,体会科学技术改变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验证并了解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
难点: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5号新电池两节、电池盒、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长导线、条形磁铁1块。
教师准备:演示用指南针1个、条形磁铁一块、铁钉一枚、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
1.谈话:教师出示指南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2.提问:指南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指南针的作用是什么?
3.讨论:当指南针的指针不动时,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指南针里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呢?
4.讲述: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丹麦的科学家,他发现了一种能让小磁针偏转的新方法,这位科学家是谁呢?
他是如何发现的新方法呢?这个新方法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磁铁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之后分析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这一环节做铺垫。
二、探索。活动一:奥斯特实验的秘密。
1.谈话: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科学家,叫奥斯特,他是丹麦的一位物理学家。
在2023年,他在一次电学实验中,偶然发现通电导线下面的一个小磁针,在通电的同时,发生了轻微的偏转,而断开电路时,小磁针又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那么奥斯特的这个实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体验活动:组装一个电亮小灯泡的电路。体验奥斯特实验的过程,看一看我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3.学生分组实验,完成记录单。
4.组织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试一试导线不同的放法,现象有什么不同?
5.讨论小结: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现象。
6.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呢?
7.讨论交流。
8.总结:导线在没有接入电路时,的确没有磁性,而当电路接通,电流经过导线时,通电的导线就产生了磁性,而电路断开后,磁性就消失了。奥斯特把这种独特的磁现象叫做电磁。
设计意图:亲历奥斯特实验和通电线圈实验来概括磁场的存在,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因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活动二:增强电磁的磁性。
1.提问:实验中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很小,你有办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吗?
2.汇报交流确定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进行使磁针偏转更明显的实验,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4.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其产生的电磁磁性也会随之变大,小磁针的偏转角度也会变大。也就是,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电磁的磁性就越大。
设计意图:结合前一个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如何让现象更明显。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这样的安排注重的不只是让学生看到现象,而是经历**的过程,让学生在进一步**中有机会发现更多相关的现象。
活动三:通电线圈与指南针。
1.提出问题:通过刚刚的两个实验,我们发现通电的导线会产生磁性,且增大电路中的电流,还可以增强电磁的磁力大小,那么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来增强电磁的磁性呢?
2.讲授绕线圈的方法与实验方法。
3.体验活动:
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吗?
试试线圈的各种摆放,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4.汇报交流。
5.小结: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将线圈套在指南针上时,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更大。
思考:为什么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通电线圈都能使指南针发生比较明显的偏转,进一步证明电能否产生磁。从能量单元角度出发,不仅是对本课知识的应用。
也是为第七课“电能从**”来中检测小电动机是否能够发电做准备。
三、研讨。1.思考:我们发现通电的线圈比单根导线的磁性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2.总结:将多个条形磁铁粘在一起后,它们的磁性更大;而今天我们将单根导线缠绕成线圈,就类似把很多的条形磁铁粘在一起一样;每根导线都有磁性,合在一起,它们的磁力当然就变大啦!
设计意图:学生在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做出解释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新现象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说出理由,而不是简单的得出结论。
四、拓展。1.出示一块不能让小灯泡发光的电池,提问:用完了的废电池,是不是一点电都没有了呢?能用我们的线圈和指南针检测一下吗?
2.讨论交流:
让学生说说检测的思路:磁针偏转说明废电池里还有电,磁针不偏转说明废电池里没有电,它们成了检测电流的仪器。
3.学生检测。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一节废电池有没有电,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改变。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电磁的兴趣。
板书设计】电和磁。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电流越大,磁性越大。
线圈越多,磁性越大。
下节课材料准备。
1.电池。2.电池盒。
3.绝缘导线。
4.指南针。
5.铁钉。6.砂纸。
7.回形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电和磁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实验导入。1 电能使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师 出示小灯泡,提问 有什么办法能使小灯泡发光?生 请一名学生说办法,并上讲台演示 师 引导学生分析 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生 引导学生说出 电 师 板书 电 本环节设计意图 复习电能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引出 电 2 磁能使...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和磁》教学设计与反思
电和磁 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本课将 重演 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 发现 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 性 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 电和磁 电和磁 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本课将 重演 科学史上著名的...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说课稿
说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一课 电和磁 说学情。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简单的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对磁铁 磁极 磁性有了知识,对学习电流的磁场这一新知识已有了认知基础。从对磁体周围的磁场的了解到了解电流的磁场,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愿望,渴望了解究竟。说教材。教材由 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