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
一、**《外婆的澎湖湾》
1:亲爱的同学们,谁知道刚才老师**的这首生动、欢快,却又充满深情的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生答。
1:对,就是《外婆的澎湖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给姥姥的散文,题目叫做《姥姥的剪纸》。
师板书课题。
1: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用咱们这儿的话叫姥娘,叫起来非常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
(学生齐叫)加上儿化(范读),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读得真亲切。
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齐读)1:
老师想问一问大家,读完课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姥姥的剪纸水平很高。
生:文中的“我”很爱自己的姥姥,觉得能有这样的姥姥很幸福。
生:姥姥特别疼爱自己的孙儿,他们祖孙之间的情意很深厚。
1:刚才,同学们谈到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我”与姥姥之间的深厚情意,这正是这篇课文描述的两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先一起来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二、感悟课文,体会技艺之“神”。
师: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呢?又是怎么写的呢?请默读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开始。
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投入,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的收获。谁先来?
生:我圈画的是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该生读此句)我从两个“普普通通”看出材料平常,结果却“要什么就有什么”“无所不能”,我体会到姥姥的剪纸技艺很高超!
师:你能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语句,很会学习。
生:我觉得这两个“普普通通”用得很好,与“无所不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姥姥的剪纸技艺就高超在她能用最普通的材料剪出不普通的作品。
师: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这两个“普普通通”这么一用,这么一读,就一点儿都不普通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姥姥剪纸技艺十分高超?
生:我从“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这句话中的“都”字,体会到乡亲们都很喜欢姥姥的剪纸,说明姥姥剪纸技艺十分高超。师;真是火眼金睛!
能抓住关键字眼,很善于学习。
生:我从这一句中也能感受到姥姥剪纸技艺十分高超。(生读句)这里的一个“神”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姥姥的剪纸技艺不是一般得高,而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师:是的,一个“神”字高度凝练地说明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好一个“神”字!(板书:神)有谁发现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生:这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剪出的“母鸡能下蛋”,这不可能,剪出的“公鸡能打鸣”,也不可能。
师:是呀,明知不可能,但听起来又不像是在说假话,倒让我们对姥姥高超的技艺印象极深!这句话读起来也特别有意思,自由读一读,感受感受。(生自由读)
师:读起来感觉怎么样?生:很有节奏。
生:很押韵,像顺口溜。生:理解起来一点儿也不难。
师:是呀,这样的语言在文章中还有很多,都是一些大白话,通俗易懂,乡土味很浓,读起来那么顺口、生动!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渎。)
师:咱们能不能学着乡亲们的样子,来夸一夸姥姥的剪纸呢?(学生自由练说,指名说。)
生:你姥姥神了,剪老人像老人,剪小孩像小孩,剪个小伙力气大,剪个姑娘笑哈哈。
师:你夸的是姥姥剪的人物,语言很生动,不错。但老师觉得乡亲们更会夸人,再回过头来细看这句话,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猫与虎,公鸡与母鸡,它们在形态上非常相似。
师:为什么选择在形态上非常相似的物体来夸姥姥?
生:姥姥能将这些形态相似的物体,用小小的剪纸准确地区分开来,更能说明姥姥的剪纸很“神”!
师:那我们再来试试夸一夸姥姥。同桌之间讨论讨论,再来夸夸姥姥。
学生讨论,指名说:)
生:你姥姥神了,剪鸭像鸭,剪鹅像鹅,剪只孑l雀能开屏,剪只凤凰能上天。(掌声)
师:真棒!掌声在**?你还圈画了哪些能体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
生:我找的是第四自然段中的几句话。(生读此句)其中“死死地捂住”说明难度增加了,“岂知工夫不大”说明时间很短,剪出的效果却很完美,我体会到姥姥的剪纸技艺十分高超。
师:听得出来,你对姥姥的剪纸技艺感到非常佩服。从这个“嗬”字和感叹号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先自由读一读。
生自由渎)生:我能体会到作者充满了惊讶:
师:请你带着“惊讶”读一读这句话。(生读)还有不同的体会吗?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充满了赞美之情:
师:请你读出这种赞美之情。(生读)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充满了叹服之情。
师:就请你读好这种叹服之情。(生渎)很好,读书就要这样,要读出自己独特的体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三)欣赏剪纸作品。
师:同学们,如此高超的技艺会剪出怎样的作品呢?让我们一睹为快。
学生欣赏剪纸作品)
师:你感觉这些剪纸作品怎么样?用一个成语说一说。
生:(纷纷说)出神入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可挑剔、惟妙惟肖。师:难怪乡亲们都说——姥姥的剪纸真神!三、读课本,体味祖孙情深。
一)品读“拴”字,体会剪纸的神奇力量。
师:其实,姥姥的剪纸不仅“神”在剪纸技艺上,更“神”的是它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谁来读一下这句话?
(出示句子,指名读)这句话中哪一个字传神地表现出了姥姥剪纸的另一种“神奇”?(板书:拴)师:
“拴”原来的意思是什么?生:绑住。
师:这里的“拴”应该怎样理解?生:是“吸引”的意思。
师:牢牢拴住“我”的是什么样的剪纸呢?请浏览第七至十二自然段,快速地找一找。
生:我找到的剪纸图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生:
我找到的是“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师:这幅剪纸说的是什么呀?
生:是“我”和姥姥在一个锅里吃饭。
师:是呀,这些牛和小兔的剪纸图其实反映的都是什么呢?生:
反映的是“我”和姥姥在一起的生活画面。(二)想象生活画面,体会姥姥和“我”的深厚感情师:还有哪些生活画面会被定格在姥姥的剪纸中呢?
生:姥姥用温暖的背驮着“我”,一边干农活,一边给“我”讲故事。生:姥姥牵着“我”的小手,带“我”到田地里玩。生:姥姥给“我”剪“喜鹊登枝”。
生:夏天的夜晚,姥姥摇着扇子哄“我”睡觉。师:这样的生活画面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温馨、温暖!生:作者很幸福!生:他们的生活多么甜蜜!生:姥姥对“我”很疼爱!
师:说得真好。是呀,小小的剪纸里有“我”多彩的生活、幸福的童年和姥姥对“我”无尽的疼爱啊!多么神奇的剪纸啊!
三)练习写话,深化情感。
师:后来呀,“我”上学了,越走越远了,姥姥的剪纸仍一直牢牢地拴着“我”。这张剪纸就是最好的见证。(指名读)
师:同学们,姥姥是个明白人。她知道,孙儿终究要长大,离开疼他爱他的姥姥,离开生他养他的小屯,就算是无所不能的剪纸也不能拴住孙儿去寻找梦想的脚步。
想一想,姥姥对“我”有着怎样的期待呢?“我”读懂姥姥的剪纸了吗?又会对姥姥说些什么呢?
请任选一个角色写一写他们的心声。
学生写话,师巡视、提示:这是写一段话,开头要空两格,注意排列整齐,书写要有一定的速度。)
师:谁来读一读姥姥的心声?谁来读一读“我”的话?
生:(读姥姥的话)亲爱的孙儿,总有一天你会长大,那时,就算是我那无所不能的剪纸,也不能拴住你追求梦想的脚步。去吧,去放手一搏吧,只是你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咱们的小屯,记得回家。
(掌声)
生:(读孙儿的话)亲爱的姥姥,您放心吧,孙儿一定记住您的话,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您老要保重身体呀,过年了,我一定回家看看,我想您了!
(该生落泪,众生掌声。)师:感谢你们深情的对白。
是呀,“我”怎能忘记姥姥的恩情、姥姥的期待呀!(四)理解文章最后两句话。(师范读)
师:如果说童年时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如今拴住的其实是“我”的心呀。时刻萦绕在“我”心中,出现在“我”梦中的会有些什么呢?
生:一定会有姥姥的剪纸。
生:有姥姥和“我”在一起的幸福画面。
生:还会有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师:是啊,还有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啊!剪纸、姥姥、故乡,一想到这些。“我”的心境与梦境就变得有声有色。
师:虽然“我”越走越远了——
课件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生齐读。)
师:“我”怎能忘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我”的心、“我”的梦从未离开过——
课件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生齐渎。)
师:即使有一天姥姥走了,但姥姥的剪纸、姥姥的爱必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一。
课件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生齐读。)
师:孩子们,姥姥的剪纸是一条纽带,是一座桥梁;姥姥的爱是一片蓝天,是一片海洋。姥姥的剪纸,梦中的故乡,值得一生珍惜!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12 姥姥的剪纸 第二课时 1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2 姥姥的剪纸 师板书 剪 这个字要上紧上松 师 课文中姥姥有一个绝活,我们可以说他是 神剪,反过来就是剪神。第二个词语巧。师 姥姥剪纸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生 惟妙惟肖生 栩栩如生。师 还带我许多快乐。师 打开课本,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2.姥姥的剪纸 市中区君山路小学。一 教学目标。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联系语境理解 刁难 挑剔 耍赖 调皮蛋 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这些词语 贬义褒用 的表达效果。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 教学反思。我选中这篇课文缘于一个冬日的午后,我牵着女儿在商业街逛的时候发现在商业街偏僻的角落里有一位老奶奶在卖剪纸,她身旁的匾里摆放着许多剪纸有各种各样的生肖,有还有鱼 喜鹊 老鼠等图样,我们停下来静静地欣赏,老奶奶还在剪着,边上有几本是很旧的杂志,显然那是剪纸的原材料,她的那把剪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