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2单元教学案

发布 2020-03-23 06:24:28 阅读 7673

新建完小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

四年级科学第2单元执笔张波审阅秦峰审核郎朝春。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教材p12

二)、导学练习:1.花的构造是。

我的疑惑。二、合作**

1、观察花蕾的外形特征。

调动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看一看、摸一摸并且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花蕾。教师要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在交流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认识到:

不同植物的花蕾颜色、大小、形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有花柄、萼片两部分。

在观察花蕾外形特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活动前教师提前考察适合学生观察的场地,注意观察地点是否安全,思考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够便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花蕾。

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随意采摘花蕾。

对于采用**记录观察结果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重要发现照特写,避免在观察过程中不加思考的对花蕾的外形进行简单复制。

为了落实观察活动的时效性,要求每个同学只观察一到两种植物的花蕾。

2、鼓励学生继续留心观察花蕾的变化过程。

三、展示提升每个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

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好并做好补充和提问。

四、拓展迁移思考:1.不同的花蕾,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是不是一样的?

五、反馈检测:不同的花蕾,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是不是一样的?

作业布置搜集一朵花蕾,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

学习反思 教学反思

新建完小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

四年级科学第2单元执笔张波审阅秦峰审核郎朝春。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教材p13-15后学生**cd,学习解剖方法。

教师强调解剖时要用镊子尖夹住每一部分的根部,用力拔下,避免学生破坏花的每一部分的完整性。

二)、导学练习:1.花的构造是2.什么叫传粉?花的传粉方式有哪些。

我的疑惑。二、合作**

学生解剖花,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解剖方法的指导,还要提示学生边观察边记录。

在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花有哪些相同的结构,每一部分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植物开花就一定能结果吗?”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之间的认知矛盾,从而激励学生继续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

三、展示提升花的传粉。

学生**cd,了解不同的传粉方式。

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

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在**之后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花授粉之后的发生的变化。告诉学生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了花的作用。

四、拓展迁移思考与讨论:1. 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

2. 植物开花就一定能结果吗?3.

举例说明说明叫异花传粉、自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

五、反馈检测:抽学生集体交流 1. 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

2. 植物开花就一定能结果吗?3.

举例说明说明叫异花传粉、自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

作业布置 1.搜集一朵花,解剖后观察它的结构2.做课时作业10-13页。

学习反思 教学反思

新建完小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

四年级科学第2单元执笔张波审阅秦峰审核郎朝春。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教材 16-18页。

二)、导学练习:1.植物可以用繁殖后代 。

2. 扦插柳枝的方法是什么?

3. 举例说明植物繁殖后代的方法。

4.怎样嫁接果树?

5.你知道袁隆平吗?简介他的事迹。

我的疑惑。二、合作**

1、在学生操作之前,必须掌握规范的扦插方法。学生**相关cd。

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出实践要求:使用枝剪时应注意安全,要爱护植物。

为学生特别讲述:

教材图示中,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

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

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提醒学生细心照料所扦插植物。

2、扦插。教师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如:大蒜、土豆、太阳花、芦荟)组织学生进行扦插的实践活动。

3、介绍。教师借助课件向学生介绍利用其他器官繁殖后代的方法。如:大蒜、马铃薯利用茎繁殖后代,榕树用气生根繁殖后代、落叶生根用叶繁殖后代等。

4、阅读。阅读科技史,指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嫁接。感悟科技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三、展示提升 1.说出植物繁殖后代和嫁接植物的方法 2.介绍袁隆平的事迹。

四、拓展迁移1、活动安排学生课外进行实践。

2、让学生意识到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

五、反馈检测:1.植物可以用繁殖后代 。

2. 扦插柳枝的方法是什么 ?3.袁隆平是什么样的人?

作业布置做课时作业中相应的题。

学习反思 教学反思

新建完小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

四年级科学第2单元执笔张波审阅秦峰审核郎朝春。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教材p19-20

二)、导学练习:1.鸡宝宝是怎么出生的2.鸡宝宝一生下来就知道觅食吗?3.蛋的特征是什么呢。

我的疑惑。二、合作**

学生观察**,了解鸡蛋中胚胎发育的各阶段产生的变化。

教师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描述,而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的描述进行补充或完整讲述:第一幅图是受精卵时期:请学生重点观察蛋黄上的小白点,这个是鸡蛋的胚盘,是由受精卵**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第二幅图到第四幅图是胚胎发育阶段,这段时期胚胎不断**发育成幼小的个体,身体结构逐步形成,逐渐长出喙和羽毛。第五幅图是出生时期,发育成熟的小鸡用稚嫩的喙将蛋壳啄破跃跃而出。最后一幅图破壳而出的小鸡将羽毛晾干后就可以开始四处行走觅食了。

告知学生觅食和行走是动物的本能。

观察鸡蛋。1、明确观察方法及要求。

①、观察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鸡蛋。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壳;再指导学生把鸡蛋从中间敲碎观察卵壳膜;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卵白、卵黄和胚盘。

、观察要求。

鸡蛋打碎后要把卵白、卵黄和胚盘放到培养皿里,既注意了教室卫生,又便于观察。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2

第二课时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目的 1 经历用一跟电线 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 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 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 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 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教学重点 能让小灯泡亮起...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案例

翔龙中心小学教学案例。执教老师班级。陈秀珠。科目。科学。教学内容。骨骼。四 2 班教学时间第一周星期四上午第2节。教学过程。一 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骨骼结构。点评。1 认识骨骼。a 动一动 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感觉体内骨的存在。b 提问 人体的内部有骨 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骨是一块一块的,你们知道...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3《观测天气》教学反思翼教版

观测天气 本节课用了两课时,是学生亲身经历科学 的一次体验。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看,达到了预定的活动设想,也体现了科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科学课 多样的天气 后,对观测天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 欲,为学生设计的能直接参与的科学 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制定观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