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发布 2020-03-20 09:04:28 阅读 1229

四年级科学第。

一、二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要从温度、云量、雨量、风速和风向五个方面去了解天气状况。

2.天气情况主要包括: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3.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阴天和多云的。

4.现在的电视广播除发布天气的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外,还会发布降雨概况,空气质量预报、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这些天气信息。

5.气象学家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我们可以把云看作是天上的雾。

6.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的云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7.云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变化而来的。我们把天空看作一个圆,云占天空的四分之一是晴天,云略占天空的四分之三是多云,云占天空的四分之三以上是阴天。

晴多云阴。8.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图一般都是由天气变化符号和气温数字符号两部分组成的。

9.天气日历指的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

10.我们每天在观察天气的同时,还应注意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

11.温度在0℃以下,水就会结冰,温度在100℃时就会沸腾。

12.温度计一般要挂在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更准确。

13.一天中清晨和深夜的气温最低,午后3时气温最高。

14.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的温度,我们就能知道当地的气温。

15.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条件不一样,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气温也不一样。

16.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风速器是测量风速的,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

17.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风速的单位是每秒米,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18.雨量器的大小不同,刻度相同,测量的降雨量是一样的。

19.测量温度时,要等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书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0.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21.没有风向标,我们可以观察红旗或树枝的飘动找到风的足迹和方向。

22.风力是指风的大小,风速分为13个等级,简分成三个等级,用数字表示“0”是无风力,“1”是微风,“2”是大风。

23.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24.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常见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25.谁的形态有液态、固态和气态,受热或遇冷他们之间会发生变化。

26.降雨的等级分为六个,即: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毫米内是小雨;10至25毫米时中雨,25至50毫米时大雨;50到100毫米是暴雨,100至200毫米是大暴雨,200毫米以上是特大暴雨。

27.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预报越来越准确。

28.气象谚语: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云跑南水涨船,云跑北好晒麦。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第二单元溶解。

1. 物质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2. 食盐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叫做食盐溶液。

3. 沙在水中不易溶解,我们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

4. 做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时要注意三点:(1)试验不要放的太多,要适量。(2)要顺着顺时针方向搅拌;(3)玻璃棒不要碰撞玻璃杯底杯壁。

5. 我们在做过虑时,首先把过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把过滤纸放入漏斗中,让漏斗下端的管口贴在烧杯的内壁,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过滤纸的边缘。

6. 溶解的特征是:物质在水中变成了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7. 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我们应观察它颗粒大小的变化,物质在水中是否分布均匀,有没有沉淀出现,能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8. 一些固体能溶解于水中,一些液体和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

9. 溶解在水中的物体,会分布在水中的各个部位。

10. 洗发露和胶水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是:先下沉在水底,再慢慢的向水中扩撒,最后形成稳定透明的液体均匀的分散在水中。

11. 像胶水等液体在水中慢慢的扩散,能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液体之间的溶解。

12. 醋、酒精与胶水或洗发露溶解的相同点是:他们都能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同点是:醋、酒精溶解的快,胶水、洗发露溶解的慢。

13.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4. 水能溶解物质,但只能溶解一定的量,超过一定的量就不能继续溶解了。也就是说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

15. 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研成粉末。

16. 物体溶解的快慢与温度和颗粒的大小有关,同一物体温度高颗粒小的溶解的快。

17. 毫升是液体的重量单位。100毫升水中能溶解30—40克食盐。

18. 水中的动物所需的氧气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进行呼吸的。

19. 要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可以用风吹干,用太阳晒干水,用火烧干水等办法。

20. 石棉网的作用是:均匀分布热量。

21. 要把含有泥沙的食盐提纯,可采用先溶解在过虑最后蒸发的办法。

22. 动植物都离不开水,世界只有百分之五点三的水适合人饮用。

23. 酒精容易挥发和燃烧,在做实验时,万一酒精洒出在灯外燃烧起来,我们不要慌张,不能用风吹,要用湿抹布或沙扑灭。

第三单元声音。

1)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流水声等。

1、我们常听见的声音有: (2)人类活动的声音如:机器声、脚步声、歌声、琴声等。

3)人造声如:闹钟声、汽笛声、电铃声等。

2.固体、气体、液体都能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同意物体我们敲击的力度大,它发出的声音就大,敲击的力度小,发出的声音就小。

3.声音的大小与发音物体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近大远小。

4.声音是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快声音高,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

5.人体中能够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器官是声带,能听到声音的器官是耳。

6.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7.声音的强弱叫音量,音量的单位是分贝,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物体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就弱。

8从1敲到4,玻璃杯发出的声音由高到低。

从4敲到1,玻璃杯发出的声音由低到高。

9.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尺子音高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拨动尺子,音高越低。

10.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真空终不能传播。

11.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2.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13.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的。

14.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把声波转化为振动是耳朵里的鼓膜。

15.我们的耳朵可以分辨声音的高低、快慢、远近、方向等。

16.噪音对人们的危害很大,它会影响人们的工作、休息;可以使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还有可能使人的耳朵失聪。

17.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人声带的长短、厚薄不同。

18.大类是我们总是先见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快。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 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劲、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 我们的身体内部有心脏、呼吸、和消化器官等。

3. 人体的有此组成部分不能从外形上看到,我们可以采用倾听、触摸和感觉的方法去体会它们的存在。

4. 人的身体结构特点是结构灵活,左右对称即眼、耳、口、鼻、上肢、下肢的大小、颜色、形状、位置相同一一对应。

5.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命的活动中,各部分是密切配合的。

6.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是我们能进行各种活动。

7.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必须要有关节和肌肉的协调,才能使我们进行各种活动。

8. 骨与骨之间相连能够活动的地方叫作关节。

9. 由于意外原因而使关节脱开,这种现象叫做脱臼。

10. 经常参加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身高增加、体质强健。

11. 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

12.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把人体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比较,发现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了,氮气没变。

13. 血液循环气管包括心脏和血管,人的心脏每分大约跳动60---100次,年龄越小,心跳越快。

14.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比平常多,呼出和吸入的气体量也比平时多。

15. 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16. 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人每天吃的食物,它主要在胃和小肠内消化吸收。

17. 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液、胰液的帮助,将食物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18. 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19. 人的牙齿分为三种:门牙、犬牙、臼牙。门牙切断食物,犬牙撕开食物,臼牙把食物磨碎。

20. 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和唾液,它们在食物的变化过程是互相合作的,牙齿粉碎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湿润食物。

21.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个牙列时期。乳牙列时期一共有20颗牙,人在13岁后乳牙会全部都换掉。

22. 人体内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运输任务。

23. 心脏总是在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简答题。1. 溶解的特征什么?

答:物质在水中变成了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颗粒,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2. 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我们怎样观察和区别?

答: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我们要观察:(1)颗粒大小的变化;(2)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3)有没有沉淀;(4)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知识点 4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5 我们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多少,液体体积常用毫升 升来表示。6 液体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7 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的体积是可以变化的。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一 知识要点 1.风 在吹,水 在流,人 在行,鱼在游 我们生活在一个 运动 的世界。2.通过参观 动物园 观察 家里 院子 里饲养的小动物,上网查询,看电视 画报和动物卡片等途径可以观察到 动物的运动 3.游泳运动员的 肩膀 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 上臂 比较粗。4.仿生学 是人模仿生物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一 溶解单元。1 溶解在水中的物体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 各个部位 2 能溶于水的物质有 食盐 糖 小苏打 肥皂 胶水 酒精 醋 高锰酸钾 等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 面粉 食用油 沙子 石头 铁钉 橡皮 塑料 等3 溶解在水中的物体分布在水的各部分中,不能用过滤分离,部分溶液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不能溶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