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发布 2020-03-20 08:15:28 阅读 7086

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性质。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的,空气要(占据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压缩的(程度)越小,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日常生活中,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地方有:轮胎、篮球、排球、**。

3. 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喷气式飞机运用了空气的(反冲)原理推进飞机飞行。

4、空气和水的异同点: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

不同点:①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②水比较重。空气比较轻。③水能摸到。空气摸不到。④水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空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

二、热空气与冷空气。

1. 冷空气(下降)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2. 制冷空调应该挂在房间(下)方,取暖器应该放在房间(上 )方,因为便于空气的对流。

3. 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2024年,法国人利用(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4. 由于地面上各个地方的冷热程度不一样,冷空气总要向热的地方流动,空气的(循环流动)就形成了风。(风是怎样形成的?)

5. 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为什么烟总是向上升?

答:因为烟是受过热的空气即热空气,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烟总是向上升。

三、空气中有什么。

1.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的主要是(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空气体积的(1)%。

2. 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石灰水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3. 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

4. 二氧化碳的性质①.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②.灭火。

5.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

答: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的原理来工作。

四、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洁净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污染严重时,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2、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的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3、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4、森林能净化空气,空气是生命之源。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污染净化器”等美誉。

5、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造成铅中毒。

6、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物质,尤其焚烧塑料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

7、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1)、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次数;

2)、将再生资源分类**,注意及时**废塑料制。

3)、减少白色垃圾,应少用塑料袋,外出购物时,用包、篮子等代替。

4)、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如:塑料袋、一次快筷子等;

5)、爱护自然界的花草树木。

第二单元冷和热。

第一课冷热与温度。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我们知道的温度计有(体温计)、(气温计)、(干湿温度计)等。

2.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是: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是,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

.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非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3. 一杯水会逐渐变凉,其过程是(先快后慢)。

第二课热的传递

1.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

2.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3. 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4.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5. 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6. 不靠空气、水或其它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7. 烈日下的物体烫手是太阳的热(辐射)到地面的物体上来了。

第三课加热和冷却。

1. 很多物体像糖和蜡烛一样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

2. 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温度升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3. 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4. 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做成的。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于2024年造出了(空气)温度计。

5. 在2024年伽利略的学生(斐迪南)设计了(酒精)温度计;202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用“f”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32°f),沸点为(212°f);2024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摄氏温标,用(°c)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0°c),沸点为(100°c )。

6. 在生活中,人们通过加热和冷却做的事情有:

1) 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

2) 使玻璃管变弯曲。

3) 炼钢。

4) 预留铁轨缝隙。

7. 为什么烧开水不能加太满?

答:因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水太满加热了就会溢出来。

第四课吸热和散热。

1.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一样,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2. 物体在升温时会(吸收)热量,在降温时会(放出)热量。

3. (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和散热都快。

4. 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5. 回答下面的问题:

.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黑色可以有效的吸收热量)

.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因为沙漠气候条件相当特殊,日照长且热,穿白衣的衣服能够有机的减少热量的吸收,宽大能够有较好的通风透气,这样人体就会比较舒适。)

.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沙子跟海水吸收或者释放热度的速度不一样,所以就会造成在同样的日照下,沙滩跟海水温度不同,一般来讲,沙子的吸热跟放热的速度要比海水快,所以当白天日照充足时,沙滩要比海水的温度高,但是太阳落山以后,海水却反而要比沙滩温度高。)。

6. 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什么颜色为主?为什么?

答: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深色为主,因为深色的衣服吸收热量的性能比浅色的吸收热量的性能强。

第五课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 (云)、(雾)、(露)、(霜)、(雪)、(冰)、(雨 )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 云、雾、雨、露、雪、冰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3. 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中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4. 水蒸气凝结成细小水滴,在低空中是(雾),在高空中就是(云)。

5、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液态,气态,固态,三种,液态蒸发变成气态, 气态凝华变成固态,固态融化变成液态,气态液化变成液态,液态凝固变成固态固态升华变成气态。

6. 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速度、温度的高低等有关。

7. 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水晶,落到地面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过程。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第一课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无处不在,(蝉鸣)提示正当盛夏,(狗吠)表示陌生人就在门外,(铃声)是上下课的信号,(掌声)代表一种鼓励,(说话)表示的意义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

2.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要终止声音需(停止振动);人说话主要是靠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

第二课声音的传播。

1. 声音在沙子、水、空气中的传播效果从好到差的排序是(沙子)、(水)、(空气)。

2. 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它在(固体)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体中传播最慢。

3. 伏罂而听的意思是(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陶器上,用来听敌人是否在挖地道);运用了(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的科学道理。

4. 制作土**的步骤是:

1)、找两个纸杯,在每个纸杯底戳一个小洞。

2)、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头处打个结。

5. 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线)—(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的;拉直的棉线能很好的传递振动,松垮垮的棉线会(减弱)振动。

6. 怎样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1)在瓶外使用吸声材料松松的包裹;

2)在里面装上满满的水使振动不能发生;

3)在里面装上有孔的柔软材料使振动不能发生等。我的科学实践。

第三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人的耳廓有(收集声音)作用。

2. 声音在人耳从外到内传播的途径(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4、噪音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长期遭受噪音的侵扰,人容易得病。噪音和(废气)、(废水)都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

3.人耳各部分名称与功能。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递声波。

鼓膜:产生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

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

4. 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耳廓收集大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递,引起鼓膜振动,在经听小骨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内的液体将信号传递给听神经,听神经在穿给大脑,便听到声音了。

5.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答:(1)戴上耳塞;(2)捂住耳朵;(3)离开噪音区。

6、我们能为减少噪声污染做些什么?

1)、控制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润滑,金属硬连接处加橡胶垫减震等。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2014学年上学期 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一 空气的性质。1 把纸团紧塞在杯底,将被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不会湿的原因 2 空气可以被 被压缩的空气叫 压缩空气有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就 3 空气是无色 无味 透明的气体,有等性质。4 在日常生活中,哪...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1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主要含有氧气 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中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2 噪音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噪音和废气 废水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3 空气的性质有 无色无味 能占据空间 有质量 具有流动性 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4 空气受热会上升,遇冷...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姓名。第一单元 1 水和空气的差异可以从体积 重量 占据空间和形态等方面进行比较。2 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叫做压缩空气,它具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压缩程度与其产生的弹力成正比。3 用喷气气球模拟空气飞机的实验中,喷气气球充气越多,气球飞得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