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选自郑振铎的《海燕》,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燕子活泼机灵的形态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优美姿态。正因为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的春天降临大地,才招来燕子。而燕子时而轻掠、时而戏水,时而停歇在电线杆上组成正待演奏的乐谱,都使春色更添生趣,将燕子和春天融合起来描写,燕子在春天里活动,春天借燕子而添色,两者相得益彰,让读者获得优美感受。
这篇散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热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课文中有许多处典范性的状物片段,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自主**,感悟作者抓住特点状物地方法。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引孩子体悟浓浓的“情”
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精妙,构成生动、迷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和,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还可以通过教师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情境,轻松优美的**渲染情境,入情入境的范读,带入情境。
2、赏读语言——引孩子美美地“品”中积累
课文描绘的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如诗如画的美景和作者的赞美之情都融入字里行间。要引导孩子欣赏语言,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
3、自读**——让孩子真正地“动”中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本课教学,应该充分灵活地利用教材,多渠道营造情境,从而多层面唤起学生的体验,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相信孩子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孩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4、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5、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6、 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并用此法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2、交给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会抓住重点句子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时的美感,激发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电子白板课件、小燕子的flash、春天美景的**、悠扬的乐曲。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培养语感,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春天里美的意境,感悟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学习抓住特点状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1、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春天的美。
2、让学生搜集关于燕子的**、文字介绍等,了解燕子。
3、积累赞美春景的诗句。
教师准备:搜集素材,制作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 3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初读课文体会 8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把握。】 三、学习生字词 9
出示“我会写”的生字:
燕聚增掠稻尖偶。
沾圈漾倦符演赞。
1、观察字形。
2、请同学注拼音。
3、组词、造句学习。
4、快乐阅读:10
自由朗读阅读课本中的小短文。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帮助写作】
五、进行“画图、写话”训练,深入体会。 10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
2、说说以后要如何保护小燕子。
【设计意图:采用边朗读边画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物体的方法,巩固所学的抓住特点来描写物体的方法】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完成练习 3
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燕子独特的外形,我请同学们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白板出示: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2)指名填空。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抓住特点来描写物体的方法】
2、激趣**。 5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读。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设计意图: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分析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写法,让学生在读中积淀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感受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语句的巧妙之处。】
3、学习课文 12
1、小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让我们用歌欢迎它的到来。(齐唱小燕子)
2、燕子把我们带到美丽春天(板书:春天)请读第二自然段,再对照图,看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笔勾画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风雨柳草芽花燕。
重点引导:(1)“微风吹拂”的“拂”可以体会出什么?
(2)“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毛毛细雨""洒落")加上一个"细",一个"洒落"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3、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4、填空学习课文。
课件出示遮盖的练习内容,指名回答。
燕子》的作者是课文从。
)三方面介绍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燕子的外形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作者把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比作把电线比作。
填空:( 的草,( 的芽的花,都像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为春光了。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的掌握情况。】
四、拓展延伸,留足余味。 10
阅读阅读课本中的小短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对燕子和春天的赞美用通顺、完整、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并用笔描绘出心中的春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七、作业园地:
5、小练笔 10
仿照作者描写小燕子外形的写法,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原文的补充阅读让小燕子坚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升华。)
板书设计:
1、燕子 羽毛乌黑光亮。
外形翅膀俊俏轻快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
春天风雨柳草芽花
飞行快,轻
休息电线五线谱。
燕子音符。教学反思】
本节课收到的效果不错。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尝试有几处是:
1、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将孩子带到了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春天,与“春之使者”小燕子对话。
教学时为了要学生引入情境,我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印象,结合课文插图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用**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还通过我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情境,轻松优美的**渲染情境,入情入境的范读,将学生带入了美的情境。
2、自读**,让孩子体验动脑的快乐。
我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欣赏描写生动的语句,抓住重要的词语,在读中“品”,在“品”中读。
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
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咏、绦、泗、滨”4个生字。会写“咏、碧、妆、裁、剪、滨、紫”7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歌感情。
4、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课文相关**。
2.课件、阅读课本。
课时规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 3
师:同学们都学过古诗,能不能背一背你们知道的古诗?
生:《小儿垂钓》《望庐山瀑布》……
师:根据学生说出的诗歌,集体背诵一首。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两首古诗,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板书:古诗两首)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的学习】
二、领读诗歌。3
课件出示《咏柳》《春日》
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翻越远方的大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质疑问难。1 这远方的大山指谁?谁翻越了远方的大山?翻越 是什么意思?2 文章有3处出现与大山有关的句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3 交流出示 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毫无疑问,那时候约...
校本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学年 学期 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年级 学科 三年级校本。任课教师 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诗文,感知诗歌的语言美。通过品读诗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情境想像,学写相应的诗文。教学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多动手勤思考。一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多动手,勤思考的好习惯。二 教学重点难点。教育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多动手,勤思考的好习惯。三 教学准备。四 教学时间。五 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二 导入情境,辨是非。1 教师创设情境一,特殊 的作业该如何完成?2 爱问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