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作业

发布 2020-02-28 02:46:28 阅读 8662

一、选择填空:

1、人在知觉条件或剌激变化的情况下仍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即是知觉( )

a. 恒常性b. 理解性c. 整体性。

2、( 是人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a. 空间知觉b. 时间知觉c. 运动知觉。

3、( 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a. 识记b.信息c. 表象。

4、( 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

a. 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 长时记忆。

5、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的思维就是( )

a. 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 抽象思维。

6、( 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

a. 概括b.分类c. 综合。

7、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这个气氛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的结论,此现象称为( )

a. 前提气氛效应b.前提效应c. 氛围效应。

8、心境是一种比较( )持久并且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a. 激烈b.微弱c. 强烈。

9、情操是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所怀有的复杂情感,包括道德感、( 和美感等。

a、意志感b.美感c. 理智感。

10、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认为情绪就是对机体变化的( )

a、知觉b.认知c. 归因。

二、名词解释。

1、空间知党 2、社会知觉 3、错觉 4、遗忘曲线 5、无意识记

6、功能固着 7、抽象思维 8、再造想象 9、恐惧 10、美感。

三、论述题。

1、试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2、谈谈社会刻板印象及其形成原因。

3、试述解释遗忘原因的几种理论。

4、谈谈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5、试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心理学作业2答题参考。

1、选择填空:

1—5 :a、b、c、b、a6—10 :c、a、b、c、a

2、名词解释:

1、空间知觉:人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的知觉。

2、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性信息)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3、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知觉。

4、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保持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水平。这条曲线称为保持曲线。

保持的反面是遗忘,因此这条曲线也被称为遗忘曲线。

5、无意识记: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专门的方法的识记

6、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它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7、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

8、再造想象:人根据语言、图象的描绘在头脑中加工再造出形象的心理过程。

9、恐惧:人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可怕的情景(事物)的情绪体验。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缺乏摆脱可怕的情景(事物)的力量和能力所造成。

10、美感:是人在欣赏自然景物和文学艺术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情感。

三、论述题。

一)试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基本特性有:

1、知党的整体性。

1)含义: 人的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当前由各个部分、各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组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反映的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依赖于剌激物的结构,即剌激物的空间分布或时间分布。

2)知觉组织整体的原则。

a、接近性:时、空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b、相似性 :凡物理属性相似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c、连续性 :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易看成整体

d、封闭性 :人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e、良好图形: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

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且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与主观状态。

2、知觉的选择性。

1)含义:人的知觉具有根据当前需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加以清晰反映,而将其他刺激作为背景加以忽略的特性。

2)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a、通常对象对选择者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所以才被选择为对象。

b、作为对象的刺激物会变得轮廓清晰,似乎突出在背景之上,而作为背景的部分则轮廓模糊。

c、知觉中对象与背景并非是固定不变,而是随人的需要可能变换。

3)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

a、客观:a、强度较大、色彩鲜明的客体容易成为被选择的对象。

b、活动性的客体容易成为被选择的对象,c、客体本身组合:对称性和规律性。

b、主观:个人需要、兴趣、任务、知识经验等对人选择有影响。

注意选择的规律也就是知觉选择的规律

3、知觉的理解性。

1)含义:人们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总是会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对对象加以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

2)影响知觉理解的因素:

a、个体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

b、词的提示。

c.实践任务。

d.个人兴趣。

4、知觉的恒常性。

人们在知觉条件或剌激变化的情况下仍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特性。

2)谈谈社会刻板印象及其形成原因。

1、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 一种概括而笼统的认知。采用这种较为固定的看法去判断、推测和概括一个具体的人时,就可能出现偏差。

2、社会刻板印象形成原因。

1)认知者总是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全面的推论。

2)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3)接触机会的限制,人们通过间接方式得到的信息形成了刻板,又由于缺乏直接接触的机会,因而印象难以改变;

4)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常常与人们的利益或价值发生关系,而且还可以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缺失信息;

5)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易将一定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

3)试述解释遗忘原因的几种理论。

1.衰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痕迹是指记忆的编码。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记忆痕迹是指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质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使经验得以识记和保持;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使旧经验以回忆、再认等形式表现出来。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假说接近于常识,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但目前只能肯定:衰退是感觉记忆和维持性复述被阻断时的短时记忆信息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长时记忆的遗忘,衰退理论还没有被科学实验所证明。

2.干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再现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

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提取失败理论:人们有这样的经验:有时知道试题的答案,一时就是想不起来,事后正确的答案不加思索便油然而生。

这种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因此,遗忘只是暂时的,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

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提取失败可能是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

4.动机性遗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记忆遗忘看作是个体维护自我动态过程的心理学家。

他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琐事,而这些事情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它们大多与罪恶感、羞耻感相联系,因而不能为自我所接受,故不能回忆。也就是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

4)谈谈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1、思维的流畅性:也叫思想的丰富性,具体又分为:

1)用词的流畅性:一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含有规定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词汇量的多少;

2)联想的流畅性: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从一个指定的词当中产生同义词(或反义词)数量的多少;

3)表达的流畅性:按照句子结构要求能够排列词汇的数量的多少;

4)观念的流畅性:能够在限定时间内产生满足一定要求的观念的多少,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答案的多少。

前三种流畅必须依靠语言,后一种既可借助语言也可借助动作。

2、思维的变通性:也叫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摈弃旧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那种能力。富有创造力的人思维比一般人的思维出现的想法散布的方面广,范围大,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思维通常只想到一个方面而缺乏灵活性。

3、思维的独特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那种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我们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4、思维的敏感性:是指及时把握住独特新颖观念的能力。创造性观念并不是处于我们随心所欲的控制之中,它要求我们有敏锐的感受性。

心理学作业

16.凯利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协变原理。试根据协变原理的三个维度来解释为什么玛丽会对小丑笑。凯利指出,当人们试 释某个人的行为时,人们要就三方面的有关信息来评估协变 一致性 一贯性和特异性。一致性 指其他人是否在同样的情境下也产生同样的行为。在这个例子里即是否每个人都笑。一贯性 指行为...

心理学作业

3.简答概念的种类。答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成。种类有内涵与外涵。4.思维及其特征。答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 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 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思维的基本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思维和语言。三 论述 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智力三元理...

心理学作业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中职地理教学为例。一 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大部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情况都不是很好,其一是学生基础决定的,有很多同学他们很愿意学习,但是从小学到初中丢弃的太多以至于无法弥补。其二初中的地理是不用参加中考的,所以很多老师忽视了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以至于中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