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

发布 2020-02-22 17:31:28 阅读 4009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 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6—30,完成下列问题。

1、请一个小组的一名同学来讲台演示实验9-1,告诉大家现象,将实验现象记录在26页。

2、口述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3、最常用的溶剂是也可以做溶剂。

碘酒中___是溶剂,__是溶质。

二、合作学习。

4、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用3分钟进行课本p27“讨论”将讨论结果写在书上,准备展示。

5、请一个小组的两名同学来讲台演示实验9-2,告诉大家现象,将实验现象记录在28页。

6、请一个小组的两名同学来讲台演示实验9-3,告诉大家现象,将实验现象记录在29页。

7、交流讨论溶质和溶剂的状态,及溶剂和溶质状态相同时对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8、请一个小组的两名同学来讲台演示实验9-4,告诉大家现象,将实验现象记录在29页。

9、简单说说乳浊液定义及其特点;及生活中的乳化现象。

三、当堂检测。

1、下列可作为溶质的是。

a、 气体 b、液体 c、固体 d、都可以。

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b. 均。

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

d. 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

3、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

1、p33习题写在书上。

2、理解记忆溶液、溶质、溶剂。

五、课后反思。

1、 叫做溶液。

叫做溶质叫做溶剂。

2、本节课你的表现: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认识科学**的基本过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0-31,根据课本第30页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

请同学们用2分钟设计实验方案,并叙述,二、合作学习。

实验的小组合理分工,告诉大家实验现象。同学们把实验现象记录在30页书上。

理论解释:在溶解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这以过程吸收热量这以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不同,这就使溶液的发生改变。

三、当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3.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清纯的井水 b.淡化的海水 c.净化的河水 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

4.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明显降低的是 。

四、课后作业。

做课题1的课时训练。

五、课后反思。

1、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填吸热或放热),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离子的过程,这一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2、本节课你的表现: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3.了解结晶现象。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33活动与**,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小组选出两位同学到讲台合作完成实验,告诉大家实验现象,填写在页。

1、根据上述实验总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二要素。

3、结晶。二、合作学习。

3、小组交流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饱和溶液通过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3、当堂检测。

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③

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b. 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4.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4、课后作业 p40习题1写在书上。

5、课后反思。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2、本节课你的表现: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 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

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5-39,完成下列问题。

1、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

2、练习40页习题2

3、认识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口述)

2、合作学习。

4、活动与**:课后每个小组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即溶解度曲线。

5、讨论交流:教材中图写在书上口头回答)

1)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

2)从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时的溶解度?

3)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50℃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

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结】:通过溶解度曲线。

1)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

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时溶解度的大小;

3)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时的溶解度。

6、交流讨论课本p38的“讨论”将结果写在38页。

三、当堂检测。

℃时,100 **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 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2.2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10克,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5克。则在该温度下a、b 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

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小 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两物质的溶解度无法比较。

四、课后作业:课本40-41页习题写在书上。

五、课后反思 1、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受和的影响。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 ,压强减小,溶解度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

3、本节课你的表现:

第九单元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1-43,完成下列问题。

小组交流讨论如何区分溶液的浓稀?选出两个同学进行41-42页9-5实验,同学们将现象。

填写在42页上表中。

1、根据实验进行计算总结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9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

第九单元溶液 溶液的形成 学案总课时设计唐刚审稿唐刚行政审查李红教学时间。班级姓名小组检查等级学习目标 1 理解溶液的概念2 理解溶液的特征。3 会判断溶质 溶剂,并记住常见的溶剂4 了解乳浊液重难点突破。1 通过实验理解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特征2 通过练习 讨论学会判断溶质 溶剂,一 课前检测 3 ...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导学案

第三课时 导学内容 溶质的质量分数。导学目标 1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 重难点 2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重难点 3 初步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过程中实验误差的分析。导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 问题1 现欲配制20...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学案

第九单元溶液 复习课学案 一 溶液。概念分散到里,形成就是溶液。特征 性 性。溶质概念叫做溶质。溶液组成 状态 态 态 态。溶剂概念叫做溶剂。水是常用的溶剂,但等也可以做溶剂。用途 二 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1 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 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例如等。2 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例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