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特征:均。
一、稳定。均一: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3)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实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作用是什么?〗
问: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答: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是不均。
一、不稳定的,静置后会分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谨记:用洗涤剂洗餐具就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 、naoh(你还可以选用其它仪器及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它们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1)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发生的两种变化。
①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②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2)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
①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②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③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不变。
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kno3、nano3、nh4no3等的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cuso4、na2so4
1.厨房常用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植物油 c.白糖 d.白酒。
2.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
3.溶液具有的特征是( )
a.纯净的 b.无色的 c.浑浊的 d.均。
一、稳定的。
4.溶液一定是( )
a.化合物 b.单质 c.混合物 d.纯净物。
5.在一定温度下,将kno3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
a.浮在水面 b.沉在底部 c.浮在中间 d.不会析出来。
6.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是气体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生理盐水。
7.下列液体中,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化合物的是( )
a.白糖水 b.牛奶 c.蒸馏水 d.豆浆。
8.组成溶液的溶质( )
a.只能是气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固体 d.可能是固体,也可能是液体或气体。
课题2、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一般规律:对大多数固态溶质的溶液而言。
区分 :在一定温度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同种溶质固体,如果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则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固体继续溶解,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结论: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三、溶解性。
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影响因素: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实例:食盐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油脂易溶于汽油而不易溶于水。
表示方法: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四、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意义:
例如某物质在20c的溶解度为21.5克。
其含义是: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21.5克。
或说: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1.5克。
3、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4、有关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五、溶解度曲线。
1、定义: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描绘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
例1、根据右边的溶解度曲线图填空: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加入a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降温结晶法。
2、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食盐。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六、结晶(物质分离的方法)
1、定义: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或从两种都能溶于水的固体中得到一种较纯净固体的方法(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
2、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常用的结晶方法。
(1)蒸发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如nacl(海水晒盐)
(2)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如kno3
注:如要从溶液中得到全部溶质晶体,只有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3、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0℃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1.在同一温度下,从100 ml的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b.溶液浓度降低。
c.该溶液属于混合物 d.以上都对。
2.在一定的温度下,将下列物质足量混合并充分搅拌,其中肯定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a.氯化钠和水 b.碳酸钙和水 c.氢氧化钙和水 d.白醋和水。
3.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快搅拌。
4.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若使其成为饱和溶液,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蒸发溶剂 d.增加溶质。
5.在20℃时,把18 g nacl放在50 **中,完全溶解后溶液恰好饱和,则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 )
a.80 gb.20 gc.36 g d.72 g
6.要使任一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倒出一部分溶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100 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 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 g食盐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晶和过滤都是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b.“浓溶液”和“饱和溶液”并不都是等同的概念。
c.“结晶”和“晶体”是不同的概念。
d.物质的“溶解性”就是“溶解度”,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9.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原理是( )
a.利用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b.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
c.利用日晒使氯化钠溶解性降低 d.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少。
10.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a溶液的质量大于b溶液的质量。
课题3、溶液的浓度。
一、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
1、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表达式:m溶液= m溶质+ m溶剂= m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3、意义:表示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
如: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表示每100g nacl溶液中含有20g nacl,80**。
4、注意: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溶液复习
2015 2016年度第一学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 12 o一16 ca一40 s 32 mg一24 考点疏理。考点1 了解溶液的形成,知道溶液 溶剂 溶质的概念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以及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1.溶液是 或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叫做溶液。物质...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溶液的形成
1 溶液。1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叫溶液。2 特征 性 溶液各部分性质相同。性 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改变。混合物。3 组成。4 常见的溶质 溶剂的确定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1 有的溶质溶解时,会出现 现象,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 浓h2so4。2 有...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
1.以下是一些关于溶液的说法 无色 混合物 化合物 均一 稳定 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是。a b c d 2.据 说文解字 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 晶体析出 日晒风吹使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