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假期作业

发布 2020-02-20 00:08:28 阅读 2980

高三化学假期作业 2012.11.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雨降落到地面上后其ph会逐渐变小是因为酸雨中的亚硫酸被缓慢氧化。

b.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c.“嫦娥二号”研制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

d.玻璃中含有的酸性氧化物sio2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可用naoh溶液雕刻工艺玻璃上的纹饰。

答案]d解析]酸雨降落到地面上ph逐渐变小的原因是s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与o2发生缓慢氧化生成强酸h2so4,导致雨水酸性增强,ph变小;用于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sio2;研制“嫦娥二号”一定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用于雕刻工艺玻璃上纹饰的是氢氟酸而不是naoh溶液,故答案为d。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钠着火用水扑灭;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

ab.②③cd.①②

答案]a解析]钠在常温时即可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②错;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的氧化,③错。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d.c、p、s、cl的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答案]d解析]铁和氯气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铁,而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a错;zn2+水解显酸性,钾过量所得溶液显碱性,b错;钾的密度小于钠,c错;非金属性越强,其最**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正确。

4.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so42-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答案]a解析]b项中是cl2置换出了ki中的i2,i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c项由于加入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若溶液中含有so32-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铜片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d错。

5.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fe2+)∶c(fe3+)=3∶2,则参加反应的fe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5∶16 c.2∶3 d.3∶2

答案]b解析]假设生成2 mol fe(no3)3和3 mol fe(no3)2,则共转移12 mol e-,12 mol e-可还原hno3得到4 mol no,参加反应的fe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下图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氨水跟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c.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取c2h2d.用浓硝酸跟铜反应制取no2

答案]c解析]题图中是一个固体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用排除法,制取氯气需要加热,nh3和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

7.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溶液反应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n2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 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⑤过量铁与稀硝酸 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

ab.②③cd.①②

答案]a解析]②是可逆反应;③中mno2不能氧化稀盐酸;④中铜不能还原稀硫酸;⑥中生成的caso4微溶而附聚在石灰石表面,隔开了石灰石与硫酸。

8.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b.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马上变成红褐色。

c.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现象不同。

d.分别蘸有氨水和硝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会产生大量白烟。

答案]c解析]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条件为加热,而不是因为钝化才不反应;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先迅速变成灰绿色,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变成红褐色;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而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才会产生大量白烟,若浓度很小,一般不会产生白烟。

某学生想利用如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

b.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

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

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⑥

答案]a解析]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则收集比空气轻的且与空气不反应的气体,有①③⑤a正确;由b进气可收集比空气重的且与空气不反应的气体,有②④⑦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c项中⑤nh3和⑦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项中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不能将水排出,不能收集任何气体。

10.把一小块na2o2投入到浓氨水中,逸出的气体为( )

a.全为o2b.全为nh3

c.o2和nh3 d.nh3·h2o

答案]c解析]na2o2投入浓氨水中,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同时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逸出,同时反应生成的naoh使平衡nh+oh- nh3·h2o nh3↑+h2o向右移动,也有利于nh3的逸出。

11.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上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因为碳酸氢根离子之间的缔合作用导致其溶解度比碳酸钠小,a错误。因为该反应属于氯元素的歧化反应,其化合价同时升高和降低,b正确。

cl2与铁在点燃条件下反应,c错误。因为生成苏打、小苏打的两个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12.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a.①③b.②④cd.①②

答案]d解析]物质间的转化,提示如下:

13.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法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

b.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c.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d.若溶液a选用浓硝酸,则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a解析]溶液b若选稀硝酸,与铜、铝都反应,则反应后无固体剩余,从而无法确定二者的量,a错误;若溶液a是盐酸或naoh溶液,只和铝反应,根据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均可确定铝的量,b正确;气体体积测量较为困难,而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则较为容易,c正确;若溶液a选用浓硝酸,浓硝酸使铝钝化后与铜反应,生成的no2易与水反应,使测量的气体体积偏小,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也偏小,d正确。

1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对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答案]a解析]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是hno3发生分解产生的红棕色no2气体溶于其中的缘故;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是因为cl2与i-反应生成的i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与盐酸作用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钾盐也可能是khco3;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始终未见沉淀生成是因为baso3可溶于hcl,故答案为a。

15. 在含2 mol h2so4的浓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推断中有错误的是( )

放出的气体除so2外还有h2②只放出so2气体,其物质的量为1 mol

反应结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a.① b.② c.②③d.①②

答案]c解析]zn与浓硫酸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逐渐降低,反应将变为:zn+h2so4(稀)==znso4+h2↑,由于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2 mol,综合这两个反应可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该介于2 mol到4 mol之间。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可以借助zn思考:结合这两个反应方程式,由于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2 mol,因而消耗的zn的物质的量应该大于1 mol,小于2 mol。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16.将适量的物质分别加到干燥的红色布条上,不能使其褪色的是 (

高三化学国庆假期作业

高三化学假期作业 2014 9 28 1.实验中需2mol 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 1000ml,212g b 950ml,543.4g c 任意规格,572g d 500ml,286g 2.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2 o...

高三化学五一假期作业

高三化学五一假期作业限时 50min 7 化学与生产 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报纸包装食物属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应以提倡。b 是矿泉水瓶 饮料瓶底的常见标志,表示可 利用,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长期使用。c 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加工后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

高三假期作业

图1为30 n附近海平面某月气压示意图 单位 hpa 读图回答1 2题。1.图中反映季节与下列叙述相吻合的是。a 北京日出东南方b 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 c 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d 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2 甲 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 海陆位置 b 太阳辐射 c 地形地势 d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