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作业化学

发布 2020-02-19 13:13:28 阅读 3335

单项选择题。

1. 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是。

a. 推广使用节能灯b. 关闭待机电器电源。

c. 少用一次性筷子d. 尽量使用塑料包装袋。

2.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

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3.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铜b.干冰c.氯化钠 d.金刚石。

4. 要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 o2和n2——燃着的木条b. mgo和p2o5——观察颜色。

c.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 h2和co2——澄清石灰水。

5. 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和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前者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后者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b.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c. 金秋十月,我们在校园里能闻到桂花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

d.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6. 苏州博物馆启用了“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

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 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①碳酸氢铵 ②空气 ③过氧化氢 ④二氧化碳 ⑤液氧

abcd.①②

8. 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 b. 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红棕色固体。

c. 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发生**。

d. 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

9.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10.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1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a.试管、b.坩埚钳、c.石棉网、d.集气瓶、e.广口瓶、f.胶头滴管、g.量筒,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3)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4)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5)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6)无“0”刻度的量器是。

12.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

现有a.红磷、b.石灰水、c.冰水共存物、d.碳酸氢铵、e.洁净的空气、f.干冰 g.五氧化二磷六种物质,除混合物用名称填空,其余均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4)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

13.化学世界千变万化。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该反应属。

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加热碳酸氢铵保存碳酸氢铵应注意。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此反应过程中为避免集气瓶底炸裂,需在集气瓶底放少量 。

4)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上会形成一层白膜该反应原理常用于实验室检验。

5)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由紫色变为___色。

假期作业化学

八年级化学假期作业题 一 选择题。1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明显区别的是 铁矿石炼铁 液态空气制氧气 天然气燃烧 水通电分解。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证明它是化学变化的是 a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b 放出热量c 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融化。下列有关水电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 b...

化学假期作业

2015级宏志班暑假作业。作业4氧化还原反应之一。1 2012 常州测试 在下列变化 工业制盐酸 工业制漂白粉 实验室制氯气中,按氯元素被氧化 被还原 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 c d 2 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合成氨 b 从铝土矿中获得铝。c 玻...

化学十一假期作业

上虹中学化学十一假期作业。一 化学用语。1 应该掌握的元素名称及符号 补充 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2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 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价齐全,正价负价要分清,莫忘单质价为零。举例 4 原子团化合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