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重难点

发布 2020-02-16 06:00:28 阅读 6737

发展心理学重难点。

一.发展心理学概述。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换句话说,它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广义发展心理学包括:

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最核心的部分,他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基本成熟(0--18岁)这段生命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3)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范式;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

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

2)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的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其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和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

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

3)聚合交叉研究。

聚合交叉研究是指选取不同年龄的被试对其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追踪研究;

优点: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向研究的长处,也叫序列研究;

4)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分为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两种;前者由一个受精卵**而来,所带基因相同;而后者由两个卵子接受不同的精子发育而成,一般来说大约有50%相同的基因;

双生子研究:分为基因变异法和环境变异法;

基因变异法:是指在保持环境相同的前提下,考察基因的变异对个体发展造成的影响,比如共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研究;

环境变异法:指在保持基因相同的前提下,考察环境的变异对个体发展造成的影响,比如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为被试的研究;

4)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在2024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以及其进化论的思想都大力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近代社会、自然科学(细胞,能量转化,进化论)、教育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关。

文艺复兴后西方妇女儿童社会地位提高;

辩证自然观形成,要求科学从发展的观点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

近代教育要求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之前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准备时期;

第二阶段:从2024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第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学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时期;

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2)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率先对个体生命全程进性了研究。

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开展发展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发展观涉及三方面:

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

重视中年危机。

论述了老年,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

埃里克森在荣格的基础上将弗洛伊德研究的年龄阶段扩展到青春期直至老年期;

3)发展心理学问世。

2024年美国的何林渥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2024年美国古德伊洛弗出版《发展心理学》畅销欧美。

2024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

2024年,美国的古德伊洛弗出版的《发展心理学》畅销欧美;

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学观。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也是最强有力的部分,个体的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由于作为无意识结构中的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分为两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其中良心是批判的,消极的,惩罚性的,他告诉个体不要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构成的,希望个体为之奋斗;超我和自我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盲目的激情,超我则是使自我延迟满足甚至完全得不到满足;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根据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期(1--3岁),前***期(3--6岁):出现恋母情结,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起);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婴儿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厌倦关,体验的智慧的实现;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

1)华生的心理发展学理论。

否认遗传的作用。

a.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b.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c.心理学应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不能控制;

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a.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个体行为上的差异。

b.教育万能论,“给我十个正常婴儿,我能把它们培养成医生、律师、人妻、蓝鲸、寺庙、化肥、奇点、童话、高压电、反物质”

c.学习发生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斯金纳箱,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等领域)

a.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b.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为不被强化就会消退;

c.强调及时强化,强化不及时不利于行为的发展;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又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其中观察学习,模仿,直接强化,替代强化等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

a.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观察学习中,个体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其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区分的三种强化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b.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的作用;自我强化;

3)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具有了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就不像动物那样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工具的生产过程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是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物质生产工具本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但它导致了精神生产工具的产生,即言语符号的产生,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外部世界,引起客体的变化,而言语符号指向内部世界,影响人的行为;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抽象和概括技能;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不同心理机能之间的不断变化,组合;

心理活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社会历史文化--受社会规律的制约;通过与**的交往掌握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言语和符号;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同时维果斯基还提出了:

a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b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在内容、水平、特点和速度上决定着智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

c学习最佳期限:是在最近发展取得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任何知识或机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作用而不造成发展障碍,要让儿童在最佳年龄学习对应的知识。

d“内化”学说:教学激起并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把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内部的财富。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心理活动首先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形成,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默默在头脑中进行。

掌握语言和符号是内化的关键。

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知论”。

1)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

其中,同化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机体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并不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

顺应是指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个体创立新图式和调整原有图式;

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平衡化,自然经验,社会经验;(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平衡。)

儿童的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2)心理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形成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开始阶段(19--24个月):a.有时不用明显的动作就能解决问题 b.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

发展心理学考研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第二节。一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 概念的多元释义。发展是指某种事物的变化 增长和进步。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发展和变化。人的发展是在成长与衰退 获得与丧失的差异 对立和转化中实现的。人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向高级心里机能的转化过程。...

2019心理学考研,如何复习发展心理学

大家好,我是勤思心理学王老师,大家也可以洋气地称呼我tina老师。那么,今天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如何复习 发展心理学 这门课。接下来,我会讲到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 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目的以及复习的指导思想,关于考察目标和考试大纲的分析等。其次,再向大家介绍一下发展心理学的复习思路...

2019心理学考研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心理学考研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但其中也有许多实际理论复杂枯燥,各种原理主义错综复杂。下面,小编给各位考生带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以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复习,2018考研的考生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部分本章内容讲解。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列出的对本章节内容的考查主要包含三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