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一:贴近现实生活,弘扬时代正气。
—哈三中办公室主任,语文高级教师,高考指导专家谷学锋。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解题分析。今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不大,出题思路比较规范,题型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中规中矩,考生答题心态也非常稳定。而今年语文的作文题贴近生活,朴素动人,让人眼前一亮,引人深思,让广大的考生真正有所思考,有所触动,有所表达。
可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能让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件和现象进行生命的思考,以小见大地考察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语文教育“体察丰富社会生活,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回归,是比较成功的作文命题。
今年我省的作文题,从命题形式上看,是新材料作文,体现了保持相对稳定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考察的还是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养成的阶段,高考作文不仅是作文教学的一根指挥棒,而且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根指挥棒,它必须将广大考生引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航向上来。今年作文的立意,我们从材料中可以体会到:
增进同学情谊,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我们就会逐渐走向成熟。积沙成塔,积水成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同学关系”的材料简单平凡,其中却又蕴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分析题目,反映了很深广的社会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不容易跑题和偏题,学生无论从哪个侧面进行体会和感知,都能有话可说。因为材料中的事实只是繁华人世的一个折射,学生更可以在此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去谈做人,谈社会,谈家国天下。
记住,高考只有最佳立意和次一等立意之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跑题,考生千万不必总觉得自己的作文跑题,自怨自艾,而影响后面的考试。
题目特点。1、一脉相承,难度适中。回顾近几年课标卷的作文, 2023年考查了“人才成长的规律”,2023年考查了“大国的崛起”,2012考查了“船主和船工”的故事,2023年考查“同学关系”的材料。
可以说,近年来的作文题在审题上难度都不大,体现了高考命题保持稳定,稳中求变的原则。
2、贴近生活,有话可说。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很明显,这道作文题切合了近一年来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事件,如复旦大学学生在寝室投毒等事件,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反思同龄人应如何相处的问题。
在导向上,关注现实生活,体现价值引领,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所以,材料开始就以优美抒情的文字抒写同学关系,“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从调查数据起引,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话题显得有话可写。
3、角度宽泛,容易发挥。作文虽然仍是材料作文,但是不再是"故事性材料”,而是“现象表述材料”与“数据性材料”的组合。今年高考所给材料只有现象与数据,不再被给予明显的褒贬判定,也不流露任何是与非的倾向,这样就降低了审题的“门槛”,每个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丰富的学生生活经历,谈同学关系,谈如何维护友谊,谈竞争与互赢,其实都在材料范围内。
材料还提到“增进同学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从这个角度,考生可以写“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珍视同学情谊”等。也可以多向思维,全面思考,联系社会现实,进一步谈到如何面对和看待在社会发展过程**现的人情冷漠的现象,引导人与人之间更应看中真情、珍惜友谊等。
4、关注提示,准确立意。材料给了多方面可以确定的立意:第。
一、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同学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倒序,可以创新书信等体裁。第。
二、**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第。
三、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既可以单一角度深入,也可以重点抓住两到三个角度深入阐释。
5、合理联想,综合把握。从总体上说,本文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语言。写议**,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不要通篇以周边同学论证,因而缺乏说服性。
注意立意要积极健康,肯定和谐的同学关系的正面作用。
6、辩证思考,挖掘深刻。由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同学与同学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亲人与亲人之间,都会出现感情淡漠,忽视身边真情等现象,而这段材料重点告诉我们,要珍惜友谊,珍视真情,展示了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做法也是对于在社会发展过程**现的 “竞争至上、利益至上”思想的有力的批判。
考生可以重点谈同学关系,进一步引申到社会现实,批评社会上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从而正反论证,表现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
延伸意义。高考作文题目不仅是一道作文题,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向导。2023年我省高考作文,把考生从故事哲理类材料写作中解放出来,让大家能够静静地注视身边的生活,关注平凡人、平凡事中蕴含的美好人性,蕴含的人生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作文”与“做人”。
高考作文不应该是八股式的套作仿作,更不应该是夸夸其谈的政治**;它是美的享受和传递过程,是美的火种的播种和孕育,是对人生、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提醒未来参加高考的高一高二学生:首先,平时要多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关注社会热点,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记住,无论是故事类的材料,还是现实类的材料,都反映的是一个人基本的人生态度,因此从大的层面讲,作文不仅考查的是“作文”,更是“做人”。
其次,同学们要多读书,多练笔,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作文要写成功,关键在于多读书,多练笔,积累大量的素材,要有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作文风格。只有多读书,多练笔,并且内化为一种分析理解能力,才能将作文写得深刻而有韵味。
稿二:从高考作文的变与不变看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
1、高考作文的变:
高考作文题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2023年—2023年:政治色彩浓厚。
上世纪七十年代,受“文革”和改革开放初期影响,高考作文题政治色彩鲜明。2023年高考分省命题,黑龙江省的作文题为“每当我唱起《东方红》”,当年湖北省的作文题为“学雷锋的故事”;2023年全国卷作文题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2023年作文题是改写:
陈依玲的故事。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高考作文题,以命题作文为主,政治色彩浓厚。
2023年—2023年:聚焦社会热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作文命题开始聚集社会热点。如关注人才问题(2023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关注环境污染问题(2023年给《光明**》写信,反映学校受污染的情况),关注社会风气问题(2023年以《树木·森林·气候》为题)等。
这一阶段高考作文题逐渐向关注社会热点转化。
2023年——2023年:关注社会道德。
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命题向关注社会道德转化。2023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
根据这一材料写一篇议**;2023年:就“帮人补课要不要收取报酬”写一篇广播稿;2023年:议**《鸟的评说》;2023年:
根据两则助人为乐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2023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这一阶段我国处在深化改革时期,高考作文命题转向关注社会道德,关注修养品行,关注精神空间。
2023年—2023年:体现人文关怀。
新世纪以来,高考作文题开始向关注人本文化转化,如2023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2023年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23年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2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作文等。这阶段反映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在更新,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2023年- 2023年:摆正人生态度。
从2023年开始高考卷不再全国统一,命题可谓色彩纷呈,但考查学生对待社会人生的积极态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特色并未改变,从2023年“人才成长的规律”,到2023年“中国的崛起”,到2023年的“举手之劳”,再到今年的“看待同学关系”,都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无论是故事类的材料,还是现实类的材料,都反映的是一个人基本的人生态度,因此从大的层面讲作文不仅考查的是“作文”,更是“做人”。
4、高考作文的不变:
—始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
—始终没有统一明确的答案。
—无论是过去的治国理政之策,还是如今的人文关怀,考试的核心考的始终是人的认识、视野和胸怀。
—高考作文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看到材料写出的东西都是有感而发,思考而得,或思辨理性,或发挥想象。题目原本无所谓难或不难,而是启发学生调动情感和思考。
高考作文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写出深刻的道理,,从中找到人生的信念,都是好文章。
2019新课标卷解读
2019化学新课标 卷解读。考察基本知识培养文化素养。鸿文高考教学研发中心。一 注重基础,稳中求变。由新课标 卷所涉及到的考点可清晰的看出,今年高考的化学试题整体呈现出 考点常见 设问常规 稳中求变 的特点,考点突出,没有刻意回避热点 重点,大多数考点都是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过程中重点强调的地方,在...
2019新课标卷解读
2019政治新课标 卷解读。夯实基础为本贴近生活为基。鸿文高考教学研发中心。一 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形式灵活多样。政治试题的基础性主要指向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在试题中突出基础性 综合性 创新性 应用性和时政性的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特别是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深化 扩...
2019新课标卷解读
2019历史新课标 卷解读。稳中求进,中规中矩。鸿文高考教学研发中心。2019高考文综全国 卷历史试题紧扣 课程标准 和2019年 考试大纲 的要求,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通过科学命题,突出体现家国情怀。在试题中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考查考生对人文精神和素养,突出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