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9课 教案

发布 2024-03-27 12:55:03 阅读 4901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济宁市兖州区薛庙小学。

董树卫。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都出自《战国策》。是两个成语故事。

《南辕北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南辕北辙》常用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教学中要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寓言,谁能说说什么叫寓言?

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板书课题)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查字典,说一说题目中的“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亡”在古代指丢失。“牢”在文中指羊圈(juàn)]

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wáng láo juàn kū lóng diāo fáng

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街坊。

quàn huǐ

劝告后悔。2.交流讨论,记忆字形。

窟: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屈”。

窿: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攵”下边有一横,不要丢掉。

街:中间最后一笔是“提”。

3.口头组词。

四)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

2.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3)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不听街坊的劝告。)

指名分别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养羊人说了什么?

4)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养羊人的想法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羊。)

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没有瞻前顾后,考虑问题不全面。

5)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丢羊的过程跟第一次一样。)

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同学们,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学习方面吗?

比如做作业,如果做错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下次不再错。)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

2)理解句子,出示投影: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后悔”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感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晚不晚,为什么?

现在修羊圈不晚,这样以后就不会再丢羊了。)

这次,养羊人思考问题比第一次有了进步,做到了瞻前顾后。

4)课文中哪一句说明现在修羊圈不晚?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5)投影出示插图。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

因为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赶快修补好了羊圈。)

6)养羊人这样做的结果怎样?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再也”一词说明什么?

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做错了:不听别人劝告,不瞻前顾后。做对了:吸取自己不听劝告的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修补羊圈。)

2.你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

一个人有错,只要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一则寓言,懂得了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知道了读书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越读越聪明。)

二合作**《南辕北辙》

我们学了寓言《亡羊补牢》,继续学习另一则寓言《南辕北辙》。(板书课题)

一)理解题意。

1.请同学们利用字典来了解“辕”和“辙”是什么意思。

“辕”是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滚压出的痕迹。)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本要向南走,而车子却往北走。)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怎样一个故事呢?

二)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自学,我们了解了南辕北辙讲诉故事。

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

三)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通过组内讨论。我们知道,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道理。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四)汇报交流,精彩展示。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

2汇报寓言内容。

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话把内容说清楚。

3汇报寓言的寓意。

生汇报寓意,教师适时点拨。

1.如果你看到那个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你不应该不听朋友的劝告;你为什么不好好想一想,你的马车方向不对,能到楚国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板书设计。9 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未为迟也目标与行动一致。

布置作业。1、把这一课的两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我从某个寓言故事想到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教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是唐朝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游子在外,举目无亲,正逢佳节,百感交集。全诗写得非常朴素,感情十分自然。独在异乡为异客 一个 独 字,两个 异 字,就把那种独自在外 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9课

9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总课时29 10月20日 8周二。教学内容 夜书所见。教学目标 1 认识 促 深 两个字。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中的字词,诗句的含义。教学准备 写有古诗的小黑板。教学方法 自主 合作 法。教学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美术教案第9课

苏教版三年级美术教案第9课鸟与家禽共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了解鸟和家禽的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 2操作目标 学会用各种彩笔和废纸表现出不同鸟类 家禽的外形 色彩和动作特征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爱鸟 护鸟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表现出不同...